放大圖片
■圖左至右為孫科、孫文、盧信。 網上圖片
王 政
1926年初,時任司法總長的盧信因北洋政府當局槍殺示威請願的學生而引咎辭職。從此退出政界,閉門著書,直至48歲去世。他先後出版了《不徹底原理》、《不徹底主義》和《競爭救國論》三本專著,宣揚以「不徹底主義」減少掠奪殘殺,以黨派之間的勢力均衡競爭和人民的自由選擇取代暴力革命。
盧信(1872-1933)號信公,筆名校功。廣東順德人,出身絲綢商之家。「順德文化三傑」之一(另二位是黃節與廖平子),少勤於學。在廣州、香港結識尤列、陳少白等人,受民主思潮影響,拒絕走科舉仕進之路,關注時政並留心實學。1903年任香港《中國日報》記者,加入興中會;1905年冬赴日本學習法律,在東京與廖平子等創辦《大江日報》,宣傳革命,排斥君主立憲;1907年秋,美國檀香山同盟會機關報《民生日報》主編乏人,孫中山推薦他擔任,就任數月以編輯工作經常遭到股東們的干涉,憤而辭職,另創《自由新報》,自任社長。《自由新報》創刊後,公開直布以「顛覆異族政府建立中華共和國」為宗旨,主張以「明討暗殺,抗糧罷工,同時並起,千途雜進」等方式和清廷作鬥爭。曾與保皇黨在當地出版的《新中國報》展開激烈筆戰,往往因一字一句引起訴訟;1909年,又在檀香山與孫科再創辦《大聲報》,與《自由新報》相呼應,跟保皇黨的《新中國報》展開激烈論戰。在辦報的同時,盧信還致力美國憲法研究,翻譯《美國憲法史》,為革命成功後制訂憲法做準備工作。同時出版《自由言論》、《人道》、《革命真理》、《揚州血淚》、《急救中國策》等小冊子和傳單;1911年5月回到香港,集資接辦《中國日報》,成為《中國日報》的第四任社長。
辛亥革命後,盧任同盟會廣東支部長,《中國日報》亦由香港遷到廣州,繼續出版至1913年龍濟光入粵該報被查封為止。1913年任國會參議院參議員。曾與唐紹儀創立金星人壽保險公司。 (非禮記.之十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