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4月12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琴台客聚:英國容許教師動武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4-12]     我要評論

潘國森

 香港過去號稱中西文化交流重鎮,既有一個半世紀被英國人統治的歷史,確實長時期是中國向西方、尤其是英語世界吸納新事物、新思維的一個重要窗口。除了英美文化,中國還曾經與前蘇聯(主要是其最重要成員俄羅斯)、日本和德國有交流。國民黨在二十年代早已聯俄,解放之後中國又曾經向蘇聯一面倒,當年中國人學俄語的熱潮,或有點似今天對英語那般趨之若鶩。清末日本治維新空前成功,那個年頭便有不少中國人到日本留學,今天我們許多日常用詞都是日本人用漢字翻譯。當然還有日本割據台灣半個世紀的影響。三十年代國民政府曾經與納粹德國合作,不過這段歷史最被人忽視。還有鄧小平等人留法,不過對中國的影響相對較小。當代香港人的國際視野甚受語言局限,嚴格說來只能算是面向英美。過去靠近英國,因此到了今天許多制度仍然保留英式的影子,近幾十年香港人留學美國漸多,自然引入不少美式生活和價值觀,包括許多人津津樂道的所謂「普世價值」。

 回歸之後,香港人似乎對英國社會各方面的發展失去了興趣。近日見到一則不甚起眼的英國教育界新聞,看來英國人覺往非而今是。因為校園秩序失控,英國的教師終於再次擁有「動武權」,可以使用「合理武力」去處理諸如校園內五歲小童用利器傷人、十來歲少年性侵犯教職員等突發事故。

 過去幾十年香港不少教育政策都是一步一步跟隨英國,如明令禁止體罰、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開除學生學籍(即所謂趕出校)等等。於是出現老師因打學生要吃官司、丟教職,學生打老師卻逍遙法外的怪現象。

 英國教育界之所以出現這些「新氣象」,原來是因為老師團結,以罷課作為跟教育部談判的籌碼。通常是校董會之類的組織,否決了校方開除個別「頑劣學生」的決定而激發出來的。「趕出校」是對學生最重的處罰,香港反對此事的人,總會提出儒家的「有教無類」支持己見。這個說法亦有道理,但是為甚麼這些服膺儒家思想的善人,在討論體罰學生的爭議時,卻不談「小杖則受、大杖則走」呢?

 香港學校環境裡「泛自由主義」意識高漲,看來學美多過學英。美國的公立中學是社會的縮影,買槍容易,校園屠殺案便常發生。北美地區一些中學僱有警衛,教師既不能向學生動粗,一旦出現學生情緒失控,有可能傷害同學、老師和職員,就是警衛維持公共安寧的時候。老師在課室中高呼警衛,警衛就會在第一時間衝入課室,撲滅罪行。

 自由與人權這兩個概念,有點相反相成,所謂普世價值,未免含糊了些。不過香港的教師公會似乎跟「西方先進國家」的水平存在不大不小的差異。

相關新聞
百家廊:惠陽為何香港親人特別多?(上) (2010-04-12) (圖)
翠袖乾坤:事去則靜 (2010-04-12)
一網打盡:罪與罰 (2010-04-12)
琴台客聚:英國容許教師動武 (2010-04-12)
生活語絲:徐展堂二三事 (2010-04-12)
思旋天地:消費意慾「復活了」 (2010-04-12)
網人網事:當NBA被叫做「美國職業籃球聯賽」 (2010-04-12) (圖)
百家廊:十個女人一台大戲 (2010-04-11) (圖)
翠袖乾坤:獨裁者的情婦 (2010-04-11)
娛視觀:張小春與王清峰 (2010-04-11)
琴台客聚:現代小說中的博士 (2010-04-11) (圖)
杜亦有道:南遊新點 (2010-04-11)
隨想國:水 (2010-04-11) (圖)
醫情識趣:婚外情 (2010-04-11)
百家廊:鄉村學校的淪陷 (2010-04-10)
翠袖乾坤:真假逝水華年 (2010-04-10)
海闊天空:深層矛盾 危機飄忽 (2010-04-10)
琴台客聚:明師與爛師 (2010-04-10) (圖)
生活語絲:荷蘭裔何東 (2010-04-10)
隨想國:雨 (2010-04-10)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