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淵滄博士 香港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
近來,談樓價的人多了,不少人都說政府應該打壓樓價,因為樓價升得太高了,連醫生都買不起。
不過,評論者都沒有再進一步問:打壓樓價的目的是什麼?是希望更多人買得起,因此入市購買?錯了,過去數十年的經驗告訴我們:人們永遠是在樓價上漲時才有興趣買樓,樓價下跌時不敢買樓。買樓是一項投資,買樓的人永遠是希望自己買樓之後樓價會上漲,而不是下跌,如果你預計樓價會下跌,你會買樓嗎?
新加坡組屋價格只升不降
近來有些傳媒喜歡以新加坡的組屋來與香港比較。是的,新加坡95%的公民家庭都擁有自己的物業,這可以是組屋(如香港的居屋,但面積大,平均1000平方呎,而且是以實用面積計算),也可以是私人房屋。組屋佔絕大多數,為85%;私人房屋佔15%,住私人房屋者就是新加坡最富有的15%人口。
新加坡之所以會出現95%的公民家庭擁有自己的物業,比率世界第一,原因何在?
告訴你一個港人也許不知道的原因,就是新加坡政府建的組屋的售價永遠只升不跌,因此買組屋是一項只會賺錢不會虧本的行為。不論經濟好壞,人們一有錢就會買組屋,更有錢才買私人住宅。
可是香港政府過去賣居屋時,售價是參考市場來訂,以市價的一個百分比計算。因此買居屋也不是包賺不虧的,買私人樓宇風險更大。而新加坡出售組屋,政府定價時不考慮私人樓房的價格,因為私人樓房全是豪宅,沒參考作用。數十年來,組屋價格只升不跌的作用鼓勵人們置業的興趣。這是新加坡95%人口都有能力置業的很重要原因之一。1983年我向新加坡政府購買一間面積1800平方呎的組屋,售價11萬坡元。1997年,新加坡政府的新建組屋同面積的售價已升至40萬坡元。當時,我就以40萬坡元的價格在公開市場賣掉,賺了29萬坡元,不必補地價。1962年,我的大哥以3萬坡元買了一間半獨立的洋房,現在價值400萬坡元,升值100多倍。
樓價不斷上漲,才是人們買樓的最有力的動機。1997年至2003年,香港樓價下跌,多少人高興了?興高彩烈的買樓?
增加收入是買得起樓的關鍵
現在,問題的重心不是樓價的上升,而是如何使到港人的收入上升,買得起樓。過去10年,香港人最大的悲哀是大部分人的收入都無法上升,收入升不上,樓價要再向上炒,實際上也不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