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鄭治祖)曾蔭權邀余若薇公開辯論,有學者認為,曾蔭權的做法,創建了香港新的憲制傳統,應獲得正面肯定,並顯示出特區政府有很大決心,爭取最大的民意支持通過政改方案。不過,亦有學者質疑此舉會令外界以為「普選聯」已被特區政府說服,故才轉而游說公民黨。
「普選聯」成員、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指,在其他國家及地區,由當地最高領導人就政策問題與反對派公開辯論少之又少,「連美國都未曾有過,只有台灣的『雙英會』試過」。
開創港憲制傳統 顯政改決心
他說,曾蔭權的做法,可謂是開創了香港一項新的憲制傳統,特別是曾蔭權本身並不擅長公開辯論,仍願意去挑戰反對派領袖,顯示出特區政府有很大決心,去爭取民意對政改方案的最大支持;而與05年坊間所傳,特區政府與反對派私下進行政改談判相比,這次的公開辯論方式,在策略上有很大轉變,是要主打民意牌,爭取市民支持。
蔡子強續說,特區政府近日展開全方位的宣傳戰,繼推出新宣傳片和問責官員落區對話,再首次安排朝野就重大分歧議題進行公開辯論,除粉碎坊間指曾蔭權「對政改問題不上心」的傳聞,亦希望在民意上進一步推高支持度;但要視最終的辯論勝負,才能知道最終的民意支持度。而被問及何以選擇與余若薇辯論,他認為,以在政改問題上最堅決反對的反對派領袖作對手是正常選擇,但無必要有太多的其他考慮。
逼「公投」輸家表態 做法聰明
不過,蔡子強認為,倘曾蔭權在辯論中回應尖銳問題時了無新意就會失分。
城市大學專業持續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認為,特區政府的全方位宣傳戰,主要是希望社會聚焦政改討論,而選擇余若薇作對手,則是特區政府一項聰明的政治決定,因公民黨是剛剛完成所謂「公投」的輸家,黨內對路線問題有分歧,趁他們未站穩腳便逼他們表態,可以對他們構成巨大政治壓力。同時,這一辯論亦可以協助政府成功將「普選聯」與公民黨切割。
不過,「普選聯」成員、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健民指,有關安排會令外界誤以為「普選聯」已經被「搞掂」了,特區政府毋須再與「普選聯」內10多位立法會議員溝通,才將焦點轉移到公民黨,並批評舉辦電視辯論根本沒有作用:「不如專心修改方案內容,做到所有『泛民』黨派均可以接受的方案更加實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