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 偉
政見可以不同,但政見表達不應蓋過基本的人格操守,司徒華與梁國雄不過是在政改問題上有不同判斷,犯不着用如此歹毒的言辭去詛咒一名老人家。梁國雄對於異議者的辱罵,顯示他完全沒有民主胸襟,甚至連基本對人的尊重都沒有,其言行人性泯滅,喪心病狂。人格反映黨格,梁國雄專橫跋扈的行徑正反映社民連「暴力政治」的黨格,這才是本港民主的最大敵人。
梁國雄在立法會會議上高聲辱罵民主黨元老司徒華是「司徒老狗」,又指患有第四期肺癌的他是「癌症上腦」,惹來坊間極大反彈。多名反對派議員立即憤斥梁國雄的言行,要求他馬上道歉。有民主黨人士更在報章上刊登廣告,力撐司徒華,並說要與社民連「割蓆」。梁國雄在議事堂上胡言亂語,辱罵他人早已不是新聞。這次引起各黨派以及市民的憤慨,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他公然以別人的病情作攻擊,言辭歹毒,逾越了社會的道德底線。二是他對異議人士肆無忌憚的羞辱,是對本港言論自由的一種侵害。今日社民連等人無權無勢,尚且不讓人說話,假如有日社民連掌權,人民還有言論自由嗎?這是梁國雄的言論引起社會各界口誅筆伐的主要原因。
言辭歹毒 逾越道德底線
事實上,梁國雄等人辱罵司徒華並非一時興起,而是早有積怨。記得在社民連推動「五區公投」時,千方百計要將民主黨拉上賊船,提供人力物力。當時在李柱銘等黨內鷹派唆使下,差點令民主黨領導層難以招架。最終是司徒華一錘定音否決了參與「公投」的建議,令社民連的如意算盤落空,自此社民連等人就沒有停過的批評司徒華,「司徒老狗」更成為了梁國雄的口頭禪。及至「公投」表決,民主黨最終選擇妥協,司徒華亦支持民主黨的做法,再次刺激起社民連的神經,於是有了梁國雄的立法會上公然羞辱司徒華的一幕。說到底,這是社民連等人黨同伐異,打壓異己的一種手段。
政見可以不同,但人格必須尊重。梁國雄說他與司徒華是多年的朋友,之後又說他們並非朋友。但不管兩人是否朋友,就是對一名身患重病的長者,儘管看法不同是否需要以他的病情為話柄,說他「癌症上腦」,說他「頭腦有問題」?在英國議會,議員可以在議事堂上唇槍舌劍,駁斥對方的觀點,但前提是不得猜測對方動機,不能以誅心之論去批評對手,更不能以對方的宗教觀甚至身體缺陷作為攻擊,這是民主的基本風度。梁國雄等人開口閉口要爭取民主,但他們只知皮毛,對西方民主背後的民主風度卻棄之不顧。梁國雄還指外界對他的批評是「轉移視線」,外人沒有權力評論他與司徒華的關係。梁國雄的言論才是真正的「轉移視線」,因為他的言論侵犯的不只是司徒華,而且是對立法會的一種褻瀆,是對本港言論自由的一種侵犯,並非如他所言可以私了。梁國雄至今仍然毫無悔意,受到社會各界的譴責是名副其實的自取其辱。
警惕社民連「暴力政治」
大路朝天,各走一邊,激進派要一拍兩散,但不能將他們的意志凌駕於其他黨派的判斷。儘管不認同民主黨等溫和派的做法,但有必要以「語言暴力」來還以顏色嗎?而且,司徒華既非立法會議員,也不是民主黨領導層,其言論只反映自身的看法,與社民連何干。梁國雄等人連司徒華一人言論尚且不能容忍,尚且要除之而後快,這種狹窄的胸襟才是市民都反感的地方。最重要的是,社民連有什麼資格批評民主黨「出賣民主」,是誰罔顧主流民意的反對,堅持推動違法違憲的「五區公投」,要將反對派綑綁在否決政改的戰車上?是誰一直堅持妥協,對「改良區議會方案」的進步性視而不見,罔顧市民政制向前的期望?又是誰在社會上鼓吹「暴民政治」,以對抗代替理性辯論,破壞溫和反對派的妥協之路?社民連對民主葉公好龍,現在龍已在目前,社民連又擔心失去了抗爭的理據,誰是本港的民主罪人,社民連實至名歸。
尊重不同意見是言論自由的一大標準,社民連等人卻連基本民主胸懷都沒有,這樣侵蝕言論自由的行徑是危險的。而且社民連不單是以言語阻礙他人說話,更以行動粗暴妨礙他人表達意見。營造一犬吠影,百犬吠聲的環境。但不讓人說話是否就代表自身手握真理?社民連等激進勢力在社會鼓吹暴力解決」問題,動輒羞罵踩場,毫無民主量度,不少青少年在潛移默化之下,遵循了這一套與民主背道而馳的行為標準。社民連在社會上鼓吹的一套「暴民政治」,才是本港民主的最大敵人。社會各界必須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