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0年6月25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風暴來臨的前夜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6-25]     我要評論

——秋後算帳將如何算

鄭若麟 資深傳媒人

 恥辱、災難、慘敗、噩夢、沮喪、真相……今天法國大眾傳媒和輿論沒有吝惜所有的負面用辭,來形容法國隊兵敗南非引發的「地震」。法國似乎進入了「全國哀鳴」之中。與此同時,對法國隊球員、教練、足協、場內幕後、眾所周知或人所鮮知的一切都在重新被評論、被透露、被詮釋。用「秋後算帳」來形容目前法國足球界的氛圍,極為恰當。

 從昨天晚上到今天中午,記者遇到的所有法國人都似乎在「慶幸」法國隊終於被剝掉了「皇帝的新衣」。「他們不配打贏南非隊」,這是球迷們相當普遍的評論。但與此同時,法國人也非常不解為什麼曾經的世界冠軍、上屆世界亞軍竟會一敗塗地到這種不堪的地步。法國隊事實上也確實未能提供任何可供球迷「原諒」他們的行動。本來,法國隊出線形勢確實不利。但南美兩支球隊並沒有如一些法國媒體以「小人之心」所揣摩的那樣達成「默契平局」,而是打了一場真正的君子球。如果法國隊能夠以4比0擊敗南非的話——以一個世界冠軍、歐洲冠軍和世界亞軍的身份對歷史上第一支首輪即遭淘汰的東道主隊,這並不是過高的要求——本來法國隊仍然可以「笑到最後」的。然而世界盃沒有奇跡!一個罷訓的球隊是不可能奪得勝利的。四分五裂的法國隊終於被南非打敗,喪盡臉面地離開了世界盃。

法國隊成為「烏合之眾」的代名詞

 今天法國大眾傳媒都集中在這一失敗上。「徹底完蛋」,《自由南方》報的大標題尤為刺目;「一頭栽到底的小丑」,另一家報刊這樣寫道。「現在到了揭露一切真相的時候了」,《法蘭西晚報》這樣挑明。《巴黎人報》則比較「文明」,僅刊登杜明尼治揮手照片,標題是「謝謝,再見!」《解放報》將挖苦進行到底:「又輸了,太棒了」。……來自全國球迷的不滿幾乎是衝着所有人的,包括球員、教練和足協,還有……政府。昨天比賽一結束,一名球迷就跑到法國足協FFF樓前大扔雞蛋。電視、街頭或其他載體上涉及法國國家足球隊的廣告今天都在陸續撤除。一幢用法國球隊裝飾了整個牆面的大樓今天開始清洗……曾一度成為許多年輕人偶像的列貝利、亨利等人亦一下子被從雲端裡摔到了地下,安歷卡所做的漢堡包廣告已經被撤下。今天法國隊已經成為「一群烏合之眾」的代名詞。

 已經辭職的領隊瓦倫廷明確地說,法國隊球員「自成體系、自有規則」,且「不讓外人插手」,是罪魁禍首;法國體育與衛生部長巴舒羅在賽後的記者會上說:「球員、教練、足協……人人都應該承擔應負的責任。」(不過她獨獨忘記了她自己!)法國體育部將向足協派出一個工作調查小組,來研究世界盃前後所發生的一切,然後再決定如何處理這一事件,包括足協主席是否應辭的問題。足協已經開始尋找並找到了「替罪羊」:足協技術委員會透風稱,是教練杜明尼治將一切搞糟的……杜明尼治則一如既往,面對記者狠打太極,什麼都不肯洩露。不過字裡行間還是透露了一點秘聞。如法國隊確實有人罷賽,「艾比度賽前對我說,他感到被掏空了,不能上場。」杜明尼治透露……

 法國球員也並不甘心成為刀俎下的魚肉。法國記者們發現,完敗後下場的球員憤怒大於悲傷。顯然,他們心裡並不服氣。一名球員說:「我共有四大真相要透露。」前隊長艾弗拉:「……球迷們需要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他們將很快就會知道……我在本周內就會把真相說出來。」「我們將會把隊內真實發生的事一五一十透露出來,與教練的關係、與媒體的關係等等」。亨利的行動更為詭異。亨利已經早於其他所有球員回到巴黎。這位歷來非常坦承面對記者的大球星過去從來不拒絕採訪,甚至在他「用手」將法國隊送入決賽之後、面臨萬炮齊轟時亦如此。但這次他卻說:「我以後會把一切抖出來的。」更令人吃驚的是,亨利隨即要求會見總統。薩科齊已經同意。明天上午亨利將出現在愛麗舍宮!這真是聞所未聞。足球這麼點事兒,難道要向總統「御狀」不成?

秋後算帳已經拉開帷幕

 如果說1998年法國隊捧回世界盃是「法國社會的一個成功」的話,這次慘敗無疑是成功的一個「反例」。事實上,法國國家足球隊反映出來的問題,恰恰與法國社會目前面臨的問題相類似。人人為己、互不尊重、語言粗俗、無法無天……政治家的用語已經令人吃驚,法國一些「幽默家」更是幾乎天天在重複安內爾卡的「粗口」。當人們發現負責稅收的部長的夫人卻為法國首富理財,而且恰恰涉嫌逃稅時,又如何能指責法國隊所住的旅館「太過豪華」呢?當法國隊被批「排斥阿拉伯裔球員」時,又怎麼能對國民議會的組成不產生聯想呢?難怪一名外國記者在評論法國隊時問道:當法國整個社會均如此時,怎麼可能要求球隊獨善其身呢? (6月22日於巴黎)

相關新聞
志強時評:從政治倫理看2012政改 (2010-06-25)
人格反映黨格 長毛喪心病狂 (2010-06-25)
止戈為武:新「三大條令」凸顯「以人為本」 (2010-06-25)
黎智英也怕邊緣化 (2010-06-25)
激進行為將被社會唾棄 (2010-06-25)
來論:「一人兩票」方案凝聚社會各界智慧和共識 (2010-06-25)
頂天立地:沒有狗罐頭 只有打狗棍 (2010-06-25)
風暴來臨的前夜 (2010-06-25)
執政魔咒 (2010-06-25)
明辨是非:窗鉸事件的啟示 (2010-06-25)
指點江山:政改突破後的政治生態新變化 (2010-06-24)
鳴記於心:香港政改的意外收穫 (2010-06-24)
雪泥鴻爪:結婚65周年感懷 (2010-06-24)
社民連有何資格批評民主黨 (2010-06-24)
民筆聊生:阻礙建造業發展的三大問題 (2010-06-24)
騷擾威脅議員 警方理應執法 (2010-06-23)
各方共同努力 政制向前共贏 (2010-06-23)
人民幣加快匯改 香港得益 (2010-06-23)
鄭家富涂謹申脫黨沒有出路 (2010-06-23)
迎接政制發展新時期 (2010-06-23)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