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7月7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解惑篇:平等原則不適用於提名和參選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7-07]     我要評論

宋小莊 法學博士

 國際社會認為,普及而平等的選舉權僅指選舉權,不含提名權和被選舉權。只要有法律規定,提名權和被選舉權是可以不完全平等的,並不被視為有違平等選舉的原則,世界各國、各地無不如此。

 香港有一種意見認為,香港基本法第25條規定,「香港居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既然普選意味著選舉權普及而平等,該平等原則也應當適用於任何選舉中的提名和參選。

 這種理解是不正確的。國際社會認為,普及而平等的選舉權僅指選舉權,不含提名權和被選舉權。只要有法律規定,提名權和被選舉權是可以不完全平等的,世界各國、各地無不如此。

選民的提名安排無劃一標準

 對提名權而言,世界各國各地有不同的做法:

 (一)由政黨提名:美國總統候選人、國會兩院議員候選人,主要由共和黨和民主黨在黨內通過預先提名。總統候選人由兩黨各產生一名,參議院候選人兩黨在各州產生兩名,眾議院候選人兩黨在各選區產生一名。

 (二)由行業提名:愛爾蘭參議院60名參議員中,有43名是由文化、體育、農牧漁業、勞工、工商、公共行政和社會服務等行業推薦的。

 (三)由專門的提名機構提名:香港特區普選行政長官時,其候選人由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序提名,然後再普選。

 (四)由特定的政要提名:德國總理由德國總統提名;中國國務院總理由國家主席提名。

 當然也還有由若干名普通選民或若干名特殊選民提名的安排,形形色色,五花八門,不一而足,也無須劃一。

被選舉權有不同限制

 對被選舉權而言,情況也大致如此。儘管不少國家和地區已經把行使選舉權的年齡下調到18歲,但參選權(被選舉權)的年齡還是訂得較高。例如美國參選眾議員須25歲、參議員須30歲,參選總統須35歲。此外,眾議員須成為公民滿七年;參議員須成為公民滿九年;總統則不但須為公民,而且要在美國本土出生。外國移民即使已歸化入籍多少年都不可能參選總統。

 對參選權的年齡歧視似乎很普通,不限於美國。中國國家主席須45歲,德國總統須40歲,香港特區行政長官須在香港通常居住連續滿二十年並在外國無居留權的年滿40歲的香港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這種高年齡要求,似乎無人有意見。如不作規定,二十來歲者可以參選,反倒不可思議。

對提名權和被選舉權設限不違平等原則

 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的參選資格卻放寬限制,世界各國普遍都限制外國公民參選議員。但香港基本法卻允許有不超過20%的外國公民和具有外國居留權的香港永久性居民成為立法會議員。這顯然是超越國際標準的安排。但這並不表示參選香港立法會議員要符合平等原則。如要符合平等原則,應當不允許上述人士參選才對。

 凡此種種,說明平等原則可以適用於普及的選舉權,但並不適用於提名權和參選權。1776年美國《獨立宣言》說「人人生而平等」(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1789年法國《人權宣言》亦稱「在權利方面,人人生來是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1948年《世界人權宣言》也表示「人人有資格享有法律所載的一切權利和自由,不分種族、膚色、性別、語言、宗教、政治和其它見解、社會出身、財產、出生或其它身份等任何區別,享有平等的人格尊嚴和權利、平等的法律保護,不受任何歧視。」但前述種種對提名權和參選權的種種限制條件,只要有法律規定,都不被認為有違上述人權宣言,也不被認為有違平等選舉權的原則。

相關新聞
解惑篇:平等原則不適用於提名和參選 (2010-07-07)
西方走廊:阿富汗變華盛頓頸上絞繩 (2010-07-07)
政改三大技術問題須尋共識 (2010-07-07)
戰略信任取代戰略懷疑 (2010-07-07)
世界在上海 (2010-07-07)
指點江山:政改突破對「一國兩制」實踐的重大意義 (2010-07-06)
社民連踏鋼線抗爭的窘境 (2010-07-06)
世界盃政治與政治世界盃 (2010-07-06)
頂天立地:民主不是遮醜布 (2010-07-06)
政經多面體:資助市民置業值得商榷 (2010-07-06)
香江透視:香港政改「柳暗花明」的啟示 (2010-07-05)
人民幣匯改轉入戰略調整期 (2010-07-05)
陳水扁參選的震撼彈 (2010-07-05)
田園快語:豈容鼠輩橫行香江 (2010-07-05)
東北亞海域軍演的大國博弈 (2010-07-05)
解惑篇:新區議會界別的預選提名 (2010-07-03) (圖)
止戈為武:解放軍東海演練「一舉多得」 (2010-07-03)
世紀風雲:東亞:須警惕「高可能、低後果」衝突 (2010-07-03)
「民主女神」和「民主神女」是誰造出來 (2010-07-03)
ECFA獲簽 兩岸共贏 (2010-07-03)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