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7月7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戰略信任取代戰略懷疑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7-07]     我要評論

——法經濟專家主張盡快加強法中關係

鄭若麟 資深傳媒人

 法國經濟專家奧利維.帕斯特雷最近在法國《世界報》發表一篇評論,題為「沒有中國、絕無出路」。這是一篇發人深省的文章,可以說標誌著法國輿論—至少在經濟界——開始對涉及中國的「政治正確主義」提出嚴重質疑,並不再忌諱大聲地說出來。帕斯特雷並非等閒之輩。他是法國第八大學經濟學教授,是法國「經濟學家俱樂部」成員,著有《金融危機內幕》、《走出危機》等十多本專著,是法國很有影響的主流經濟學專家。他的這篇短文對於很多傳統「漢學家」來說無疑是一次「驚世駭俗」的衝擊。他的觀點很清楚:一是要正確認識中國;二是要摒棄「政治正確主義」,以對中國的戰略信任代替戰略懷疑;三是要「使中國成為法國真正的合作夥伴,至少也要成為盟友」。

法輿論呼籲正確認識中國

 帕斯特雷開宗明義地寫道:「僅在兩年前的法國,當人們提及將中國接納入世界經濟治理核心的絕對必要性時,得到的最佳回應,不過是彬彬有禮地表示頗感興趣,且往往帶著一絲屈尊俯就的意味。『拜』危機之『賜』,我們總算明白,中國—包括在較低程度上巴西和印度—構成了世界經濟復甦的必由之路。」既然是「必由之路」,那麼法國應該如何構建與中國的關係呢?帕斯特雷認為首先法國自己要認清三點:一是「中國早在1820年國民生產總值就佔全球40%,遠超今日美國經濟所佔世界比重」;二是美元之所以能夠「維持目前水平」,完全是「受惠於中國同意繼續用其2.5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購買大量山姆大叔拋出的國債」之故;三是「法國最重要大企業都認識到,其前途與中國當局的意願密切關聯,因為中國控制著從價格性能比來說效益最佳的工廠、和從世界範圍來看增長最快的國內市場」。帕斯特雷的結論也十分明確:「如果我們接受這三個不可迴避的前提的話,那麼我們很快就能做出選擇……」

 帕斯特雷提出迅速加強對華關係的三項措施:「首先要接受在中國領導人眼中具有分量的工業領域的技術轉讓(航空、國防—如我們正在與俄羅斯做的那樣、金融—使之成為在這一領域對付盎格魯—撒克遜人攻勢的一個組成部分……)。其次是加大對教育的投入。我們的大學生同樣也應像中國大學生那樣開放,需要來自外部的培訓。停止在這一領域推銷幾份畢業證書的做法,以組織起真正的『大腦交流』。最後第三點,為什麼我們不將與中國的合作以『地方化』呢?我們的各省正缺乏可靠的國際合作計劃,為什麼它們不能以可行的方式與中國的地方省聯姻,以建立不僅僅是文化方面的夥伴關係?」帕斯特雷的結論是:這三項行動「將使法國密切與中國這個新帝國的關係」。

 帕斯特雷特別強調,要與中國加強關係,不能指望歐盟。27國組成的歐盟在這位經濟學家眼裡沒有能力「與僅有的兩個真正的世界大國中的任何一個進行建設性對話」。因此,「法國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建立自主的對華戰略」。顯然,法國正在朝著這一方向在邁進,儘管步子還很小、很猶豫。真正要做到如帕斯特雷所期望的那樣「使中國成為一個真正的夥伴,至少成為一個盟友」,還需要時光。

法國不能再忽略中國

 因為帕斯特雷的觀點目前在法國仍然遭到一些勢力的抵制。令人印象深刻的,恰恰是帕斯特雷對這種勢力的描述:「必須盡快摒棄今天法蘭西精英的『政治正確』思維,這種思維,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先是忽略、後是懷疑中國。必須停止將中國視為僅僅致力於將其襯衫傾銷給我們、剽竊我們的技術、並利用危機低價收購我們四十家市值最佳企業的國家。我們必須將這種戰略懷疑,代之以戰略信任……」

 要理解帕斯特雷此文的衝擊性,就要了解法國輿論從對中國整體看法這個大背景。多年來,正如帕斯特雷所寫的那樣,法國部分精英操縱媒體,先是有意忽略中國,然後則是質疑中國。對中國永遠是負面評論。結果使法國大眾輿論對中國迅速發展、變化的事實視而不見。整個九十年代,法國大眾傳媒對中國「人權問題」知之甚詳,但對中國現實的變化卻視而不見。一些政治家在批評中國時所引用的事例、人物,甚至三十年都不變。直到今天還在津津樂道「中國槍斃死刑犯還要家屬支付子彈費」。這就好比在中國報刊或電視上隔三差五地告訴國人,法國到1977年9月10日還砍掉了一個死刑犯的頭顱相類似。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批判中國在法國直到今天仍然屬於「政治正確」的,而讚揚中國則相反。帕斯特雷此文在很多「人權主義鬥士」眼裡,絕對是政治不正確的。正因這種狀態的現象存在,帕斯特雷才在文章的最後不無挖苦意味地寫道:「當然我們也可以一摔手將這番理論扔進垃圾筒,繼續認為我們永世不變地佔據著世界的中心……」

 帕斯特雷的文章標誌著一種新的氣氛正在出現。從一切領域堅持反對中國的勢力,正日益失去聽眾和觀眾,就像巴爾扎克筆下的「驢皮」一樣,在一天天變小。而帕斯特雷的觀點,則在一天天深入輿論和人心……

相關新聞
解惑篇:平等原則不適用於提名和參選 (2010-07-07)
西方走廊:阿富汗變華盛頓頸上絞繩 (2010-07-07)
政改三大技術問題須尋共識 (2010-07-07)
戰略信任取代戰略懷疑 (2010-07-07)
世界在上海 (2010-07-07)
指點江山:政改突破對「一國兩制」實踐的重大意義 (2010-07-06)
社民連踏鋼線抗爭的窘境 (2010-07-06)
世界盃政治與政治世界盃 (2010-07-06)
頂天立地:民主不是遮醜布 (2010-07-06)
政經多面體:資助市民置業值得商榷 (2010-07-06)
香江透視:香港政改「柳暗花明」的啟示 (2010-07-05)
人民幣匯改轉入戰略調整期 (2010-07-05)
陳水扁參選的震撼彈 (2010-07-05)
田園快語:豈容鼠輩橫行香江 (2010-07-05)
東北亞海域軍演的大國博弈 (2010-07-05)
解惑篇:新區議會界別的預選提名 (2010-07-03) (圖)
止戈為武:解放軍東海演練「一舉多得」 (2010-07-03)
世紀風雲:東亞:須警惕「高可能、低後果」衝突 (2010-07-03)
「民主女神」和「民主神女」是誰造出來 (2010-07-03)
ECFA獲簽 兩岸共贏 (2010-07-03)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