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何展婷
富豪擬在大浪西灣建別墅的新聞,並不只是香港人才關心。來自台灣、具多年遊走山野經驗的作家劉克襄搖頭:「難以想像在香港會發生這種事。要是在台灣,這根本是不可能發生的。」
「從太平山俯瞰香港,只有20%是高樓大廈,很多台灣人甚至香港人,以為這20%就是香港的全部。可是另外的80%,是全亞洲最偉大的山區!」劉克襄說道。他既是作家,也是自然生態保育工作者,被譽為最會旅行的作家。
當他背起簡單的行囊,一步一個腳印,走遍一個個山頭,他不斷發現這個美麗都市的可愛之處,而這些恰恰被很多本地人所忽略,甚至破壞。有氣勢的高山,迷人的鄉村小徑,這些足以讓他相信,在這個人口密集的城市,山區與城區進行著和諧的對話。
山不在高而在氣勢
香港常被嘲笑最高的山僅有1000公尺。的確,最高的山大帽山位於荃灣,高957公尺。與台灣最高的山玉山(海拔接近4000公尺)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可是,「山不在高而在氣勢。」劉克襄說。他覺得,香港的山魅力在於其恢宏和氣勢,因為旁邊有海,在碧海藍天的襯托下,山顯得尤為氣魄逼人,直擊觀者心靈。
在過去的三四年裡,劉克襄走過了香港很多山,從畫畫到做地圖,他將他走過的地方都做好記錄。熱愛行山的他甚至覺得只有走進山裡,吃到山裡的水果,才算真正來過香港。
《亞洲周刊》曾經將龍脊譽為「亞洲第一徑」,在劉克襄看來,香港另有三條山徑遠遠要比龍脊更配得上這個稱號。這三條山徑分別位於八仙嶺、鳳凰山和馬鞍山。他曾在馬鞍山遠眺八仙嶺,只見這山跨過8個山頭,其弧度之優美和山脊之延伸使劉克襄認為亞洲第一徑應該封給它。在鳳凰山,他僅花了一個小時就走到了山頭,看到了無比開闊的風景,受到震撼,坐在山上,激動得直流淚。要是換在台灣,沒花上四五個小時是絕對看不到這樣的情景。至於馬鞍山,高聳一詞足以勝過其他任何讚美的形容詞。劉克襄說在台灣,3000公尺的山都沒有馬鞍山顯得高聳。其實,香港的很多山都有給他這種感覺,不高但勝在有氣勢,百看不厭,這是他鍾愛香港的山的原因。
有趣的是,習慣了在台灣行山拿著垃圾袋拾垃圾的他,發現在香港行山,基本上不用帶垃圾袋去。更讓他吃驚的是,有一次他在西貢郊野公園往深涌方向行山時,走了四五個小時都沒遇見一個人,「在香港這個密集的城市居然有一個地方碰不見人,我真的好幸運!」這樣的機會唯有行山的時候能遇到。
然而,他覺得香港人對山疏離。他認為,這是因為香港人對自己的自然環境比較沒自信,或者是忘了自信,或者是教育裡少了一環。因而疏忽了香港的自然優勢是全中國少有的,甚至是世界少有的優質的「城市自然環境」。例如很多香港人對外地的天然勝景趨之若鶩,卻不大關心香港自然環境。同時,香港具有的自然優勢,並沒有很好地被政府和旅遊局宣傳和放大。這正好說中了香港生態保育的痛處。近年來不少自然景觀、生態資源屢遭破壞,近日海下灣面臨地產商改造事件更是鬧得沸沸揚揚,這些自然資源並沒有納入發展審批地區圖規管,或許不僅是缺乏自信的原因。為甚麼外來人羨慕萬分的自然資源,卻遭到本地人無情的破壞,這的確值得深思。
走鄉間小徑 窺不一樣的香港
香港最迷人的地方莫過於那些1.5公尺寬的彎曲的村徑。
在繁華的鬧市與寧靜的鄉村之間,我們總會看到一條條村徑向兩頭延伸,將兩者連接。這些小路在很多人看來很平常,對於他們來說,或許只是一條路罷了。可是,在劉克襄看來,這些才是香港最迷人的地方,走進這些小徑,遠離喧囂的生活,從而感受不一樣的香港。
劉克襄對這些村徑的無限鍾愛溢於言表。他說,穿過這樣彎曲而略顯狹窄的小道,那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在日本,人們把這樣的路稱為理山之路。因為他們覺得,逃離喧囂,漫步在這樣的小道上,人可以安靜緩慢地思考,不為聒噪的聲音所困擾,此時,情緒才能平靜下來。
除此之外,如果旁邊還有溪流和樹林,這樣的村徑在劉克襄看來,簡直就是人間仙境。他說香港有很多這樣的地方,例如深涌。走在這樣的村徑上,聆聽著溪流緩緩流過的聲音,沐浴在被樹林「過濾」過的陽光,路邊的老屋安靜地在那裡守候著,人自然而然產生一種脫離塵世的感覺,奇妙至極。陳文茜曾經出題考他:「我好吃懶做,有沒有一條路是平的,有樹蔭不會曬,可以看到森林,旁道又有溪水?」他毫不猶豫地回答說:「香港就有!」
然而,在台灣,很難找到這樣的地方。他們會往土徑上鋪著重重的花崗岩,甚至是刺眼的紅地毯。在劉克襄看來,這是一種人為的破壞,是一種悲哀。
劉克襄這位來自台灣的作家毫不吝嗇讚揚香港的自然環境。對於很多在這裡土生土長的港人來說,劉克襄眼裡美麗的地方很多都沒去過。或許,找個周末,學著劉克襄,去感受不一樣的香港,也讓心靈放鬆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