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康民
周奕兄研究本港現代史,頗有心得。著有《香港工運史》、《香港英雄兒女》、《香港左派鬥爭史》。現在又涉足中越關係,最近出版《乞來中越友好》一書。「乞來」是越南語,意即統統沒有,語帶雙關,頗饒趣味。
近人有專著涉及一九七九年我國針對中越邊境自衛反擊戰一事,但沒有如周著探討其根源,包括越南民族性和越共領導層的心態等來龍去脈。由於事件涉及敏感話題,在內地出版很難暢所欲言。著名報告文學作家葉永烈所著《解密朝鮮》,在內地出版不久便被撤下書架,只好內銷轉出口,轉來香港出版。
周奕曾經是旅越華僑,他自稱「青少年的成長期就在越南」,這既有切身的體會,也有利於他搜集有關材料。我曾去越南旅行達四五次之多,南北越都去過,也去過老撾和柬埔寨,但因為是旅遊觀光性質,又沒有和當地人交流對談,所以了解的都是皮毛。今讀周著,既知道中越關係歷史,又了解越南人性格,對解放以後的中國和越南的關係,可以說是知道得更多一些。
但中越關係的內部文件並沒有解密,如果周奕能了解更多的內幕,相信這本書的內容會豐富得多。
越南對中國的反目成仇,有的人認為是中蘇交惡所致,但周奕認為,這只是一個觸發點。「越南反華是歷史上遺留下來的成見」,更是由於「越南未能建立一個社會倫理穩定基礎」,「他們的是非標準與世俗不接軌」,這的確是真知灼見。
例如,對漢字的普遍使用,便冠之以「奴役和同化」的罪名。今天,越南採用法國殖民統治者炮製的「拉丁化」,卻不算「奴役和同化」?其實,直到今天,越南語的詞彙中仍有百分之六十至七十是來自漢語,音義相同。新加坡李光耀已經為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歧視華文,以至今天華文人才缺乏而懺悔,未知越南人對此又作何感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