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 龍
《打擂台》月前落畫,現時批評不會對其有何直接影響。
首先,劉德華勇於提拔新人值得肯定,之前內地導演寧浩若非得劉賞識,又怎會以《瘋狂的石頭》一戰功成?只是,從來伯樂難當,即使最肯提拔新人的吳思遠,也一度心灰意冷。
《打擂台》乃舊片名翻用,二十多年前黃志強以《舞廳》一舉成名,接著便開拍《打擂台》,由呂良偉等主演,意念新、夠前衛,但票房不怎麼樣。這次,雙導演連編劇的郭子健、鄭思傑新作《打擂台》與前者全不相同,基本架構是「借八十後年輕人捲入地產收樓事件乘機懷舊功夫」。這沒問題,但編導編故事及講故事的底子太弱,戲未到中段便疲態畢露。
由此,影響到陳觀泰、梁小龍、陳惠敏等七十年代功夫明星全無發揮機會,其中最浪費的是梁小龍,從片中可見,梁仍勇不可當,保持大部分昔日身手,但片中僅有的兩場大規模打鬥,不知何故,全安排為夜景,燈光、攝影又不算突出,動作設計又發揮有限,致令導演、武指及演員辛苦之餘,卻收不到悅目效果。看來,還是周星馳最懂得用人,他在《功夫》片中讓梁小龍很能發揮當年功夫明星的餘威。
其實,郭子健前作《青苔》已不算好,只是部分影評人熱捧而已,觀眾從來眼睛雪亮,觀眾就是最佳影評人,票房雖不可說明一切,但可證明大部分人的喜惡。仍望郭子健等人能有所進步,不要辜負充滿誠意的劉德華。若以功夫來比喻該片成績,基本故事結構就如詠春小念頭或洪拳工字伏虎拳,都是好拳種,問題是落場打這套拳的人,其功力如何而已。回到基本步,還是編故事與講故事的技巧為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