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強 大中華文化攝影學會會長
「對準世界與本土文化的鏡頭」,我想就這一主題,進行一些宏觀攝影文化的探討。香港和廣東與攝影有著極為深刻的淵源。攝影術傳入中國以後,最早應用就是在香港、廣東,繼而才是上海及東南沿海地區。香港的賴阿芳,廣東的鄒伯奇,都是中國攝影早期發展的代表人物。鄒伯奇(1819-1869),廣東南海人,曾自製照相機和照相用具。1844年,他曾撰寫有《格術補》和《攝影之器記》兩篇與攝影有關的文字。其攝影理論和實踐對研究中國攝影早期發展形態有著獨特的價值。攝影術最早傳入廣東後,廣東攝影家的鏡頭一開始就對準世界與本土文化。
世界上每一條大河,都是一部活生生的社會史。作為南中國母親河——珠江,也毫不例外地創造了自己的文化,為中華文明的形成作出了應有的貢獻,也是中華文明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珠江文化」就包括了「嶺南文化」的概念。
中國融入世界與傳播民族文化
對香港與廣東的攝影藝術而言,對準世界文化的鏡頭,恰好讓我們可以看到「嶺南文化」的海洋性文化特徵,看到「嶺南文化」如何融入世界現代文明。在很早的時候,廣東人就揚帆出海,流轉世界各地,到了明清之際,廣州更成為一口通商之地,成為中國對外交往唯一的橋樑。到了近代和當代,開風氣之先的廣東演繹了中國歷史進程的風雲:洋務運動的宣導者、維新運動的領袖、辛亥革命的先驅、國共合作的元勳、民族工商業的開拓者、改革開放的排頭兵……構成了世界文化與中國文化碰撞與接軌的波瀾壯闊的圖景。香港與廣東攝影藝術對準世界文化的鏡頭,就反映了中國融入世界主流文明的趨勢。
對廣東的攝影藝術而言,對準本土文化的鏡頭,能向世界介紹和傳播「嶺南文化」博大精深的內涵和獨具魅力的特色。「嶺南文化」是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祖國文化百花園中的一枝奇葩。「嶺南文化」以農業文化和海洋文化為源頭,在其發展過程中不斷吸取和融匯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逐漸形成自身獨有的特點。嶺南文化務實、開放、相容、創新。在近代,嶺南得風氣之先,成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津梁,多種文化思潮交錯而織成絢麗多彩的畫面。
因此,我認為「對準世界與本土文化的鏡頭」,是一個具有世界眼光和民族精神的攝影文化主題。
拓展全球視野與弘揚民族精神
首先,20世紀末以來,全球化的浪潮深刻地改變著世界文明的格局,文明的「地域空間」正在為「世界空間」所取代,全球化的影響已從經濟領域,不斷向文化領域擴散。伴隨著文化產品、文學藝術、文化資本和文化價值觀在全球範圍的自由流動,是各地區、各民族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在全球範圍的激烈碰撞。全新的文化傳播方式給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們直接接觸異質文化提供了最大的機會。「對準世界土文化的鏡頭」,是一種歷史的、開放的、全球性的攝影文化視野,是一種著眼於歷史、現實和未來的觀察、認識、判斷事物和處理事物的文化思維。
其次,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民族精神薰染、浸潤著人民的思維、情感和行為,把民族的千千萬萬民眾凝聚起來,從而使一個民族歷經艱難曲折但卻能巋然屹立。民族精神也是衡量綜合國力強弱的重要尺度。20世紀初德國學者馬克斯.韋伯(Max Weber)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探討了資本主義在歐洲萌芽、發展的精神因素。而20世紀初葉中國新文化運動時期,魯迅從中國的「國民性」的角度探究中國民族精神的特徵和缺陷,並希望變革和建立新的民族精神以振興民族。「對準本土文化的鏡頭」,意味著攝影藝術負有弘揚民族精神的責任。
攝影文化是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基礎
攝影文化也是當代許多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基礎或重要組成部分,包括:印刷、出版、影視藝術、多媒體、動漫等。廣東省從2002年提出建設文化大省,到2010年提出建設文化強省,在經歷了30多年的高速經濟增長後,已迫切意識到「文化」的力量。珠三角作為「世界工廠」的核心,結構上主要倚重傳統產業特別是製造業,文化產業比重較小,出口狀況更不樂觀。廣東省應盡快啟動文化產業發展戰略,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提高文化產品的出口,使「世界工廠」供應世界的,不再僅僅是傳統製造業產品,而更多的是文化創意產品。消除文化貿易赤字,讓中國盡快由製造業產品出口大國,轉變成文化產品出口大國,是廣東省責無旁貸的歷史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