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9月2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鳴記於心:中央支持港府自主對菲交涉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9-02]     我要評論

紀碩鳴 資深傳媒人

 很顯然,香港「一國兩制」的特殊地位,在挾持事件發生後,整個事件處理在中央授權下,由港府獨立、自主的與菲律賓政府進行交涉,其它外交部門積極配合。香港特派前往菲律賓為血案蒐證的香港警方專隊,幾經折騰及外交交涉後,突破菲警方的阻撓,終於成功派出其中四名專家登上兇案現場旅遊巴士收集證據,背後也是中國駐菲使館的大力協助。

 港人在菲律賓遭挾持直至遇害過程由電視媒體現場直播,整個香港親眼目睹菲警的無能以至重大錯失,耳濡目染菲政府漠視人質安危,令港人被無辜殘害,香港鬱結了太多的震驚、太多的悲憤。事發當日,香港特首曾蔭權多次致電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不僅不能和總統通上電話,還被人質疑行為不適當,更引出香港處理國際事務自主性的風波。我在最新一期《亞洲週刊》撰文,以事實和過程為依據,證明了中央政府在港人被挾持危機處理過程中,不僅肯定港府對菲律賓政府有關對外事務的交涉,更給予極大的協助和支持。

特首致電菲總統不應受質疑

 在營救人質的緊要關頭,特首曾蔭權致電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以便親自向對方要求保障被挾持港人的生命安全,但截至深夜仍未能聯絡上。曾蔭權危急中的做法,不僅體現一個地區的行政首長以人為本,以人質安全為首要考量的人性光輝,更是他的職責範圍。同時也彰顯香港回歸後實行「一國兩制」的特區性質,在中央授權下,即使是對外事務,香港也不是上海、廣州。遺憾的是,曾蔭權的危機處理方式卻遭到一些人的抨擊,包括菲律賓官員還有中國及香港的同仁。

 外界可能不知,特首曾蔭權和剛上台執政的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熟悉,在一些場合見過,自然有他的電話,在緊要時刻直接致電菲律賓總統,可以是私人的交情,朋友的作為。但這次不是,他是作為一個地方政府,一個具多個國際組織獨立身份的香港特首向菲律賓總統提出保護人質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曾蔭權在事先與中央政府的外交部門溝通、知會過,得到首肯後的行為。一方面,人命關天,需要緊急處理,特事要特辦;另一方面,清晰香港回歸以後外事處理的範疇,特首曾蔭權很小心的與中央外交部門聯絡溝通,取得支持。這無可厚非!

 我們看到,在菲律賓旅遊的港人遭挾持事件發生以後,從曾蔭權直接致電菲律賓總統,到港府連夜組織工作小組赴馬尼拉,然後由警方派出工作小組赴菲律賓取證,都由港府直接自主交涉。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由高玉琛副特派員率領的三人小組被編入特區政府派出的善後工作組。特派員公署的表示是,將密切配合特區政府和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協助處理善後事宜,包括與菲方聯繫接待特區政府善後處理小組等。凸顯的是,在菲律賓人質事件之後,在中央政府肯定和支持下,香港特區政府面對這一突發事件,體現了「一國兩制」下香港自主處理對外事務所特有的主動、主導地位。

 港府新聞發言人也表示,香港遊客在菲律賓馬尼拉被挾持事件發生後,中聯辦和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高度關注,與香港特區政府和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一直保持熱線聯繫,盡一切努力協助解決事件。獲悉香港同胞在菲律賓馬尼拉被挾持後,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即向外交部報告,並與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密切聯繫,協調各方盡一切努力解救被挾持人員。特派員呂新華對該事件高度重視,多次與特首曾蔭權電話溝通,盡一切努力協助解決事件。

在中央授權下有較大自主空間

 很顯然,香港「一國兩制」的特殊地位,在挾持事件發生後,整個事件處理在中央授權下,由港府獨立、自主的與菲律賓政府進行交涉,其它外交部門積極配合。香港特派前往菲律賓為血案蒐證的香港警方專隊,幾經折騰及外交交涉後,突破菲警方的阻撓,終於成功派出其中四名專家登上兇案現場旅遊巴士收集證據,背後也是中國駐菲使館的大力協助。在遇到阻力時,香港警方就與大使館取得聯繫,使館即時與菲律賓國家內政部、調查局、警察等部門聯絡協調,為香港警方爭取取證權利提供了協助。

 對於多方指香港特首致電菲律賓總統的質疑,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新聞發言人孫毅對我表示,通過媒體看到這方面的信息,但他強調,菲律賓政府從來沒有通過正式渠道向中方提出過意見。

 香港實行「一國兩制」,是中國的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也規定香港可以在中央授權下自行處理有關的對外事務。在中央授權下,有很大自主的空間。香港是國際奧委會、世界衛生組織、亞洲開發銀行、世界貿易組織、亞太經合組織等獨立成員,成員之間的領袖聯絡很平常,而且中央政府是授權肯定了香港有此國際地位,有這樣的聯絡自主權的。處理菲律賓人質被害事件一役,得到中央肯定、授權,在「一國兩制」下,港府未來自主處理對外事務的空間可以更廣闊,自動性更強。

相關新聞
鳴記於心:中央支持港府自主對菲交涉 (2010-09-02)
「十二•五」深港共建國際採購中心 (2010-09-02)
城市生態才是未來的競爭力 (2010-09-02)
解惑篇:需要查明哪些真相 (2010-09-02)
民筆聊生:建造業推出指引 冀加強工人保障 (2010-09-02)
指點江山:掌握話語權 聚焦拚經濟 (2010-09-01)
政府評分回升 敢於任事受肯定 (2010-09-01)
鵬城三十年 深化港深合作 (2010-09-01)
明辨是非:毛霉菌事件終真相大白 (2010-09-01)
最低工資 矛盾統一 (2010-09-01)
《壹周刊》竟吹捧美圍堵中國戰略 (2010-08-31)
揚清激濁:重塑香港的經濟競爭力 (2010-08-31)
政經多面體:加快市區公屋重建 紓緩人口老化 (2010-08-31)
菲律賓自毀旅遊業 (2010-08-31)
雪泥鴻爪:前事不忘 後事之師 (2010-08-31)
志強時評:推動「協商民主」 聚焦經濟民生 (2010-08-30)
冷眼向洋:菲律賓:徒有虛表的民主國家 (2010-08-30)
田園快語:菲須做好人質慘劇善後工作 (2010-08-30)
解惑篇:菲旗蓋棺 豈有此理 (2010-08-30)
香江透視:民心可用 切實建港 (2010-08-30)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