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9月8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歷史與空間:罰非其罪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9-08]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朱元璋把廷杖變成慣例。 網上圖片

李恩柱

 明朝建國以後,出現了許多史少前例之事,其一就是廷杖。清人凌揚藻在《蠡勺編》云:「隋文帝聽律外決杖,不過施之散員屬史,唐時杖人於朝堂,亦偶一為之,然已非盛世所宜有矣,至明乃為廷杖之法,著為國典,流毒縉紳,莫此為甚。」 

 很多人認為廷杖始於朱元璋,實際這樣說未必科學,他不過是把別的皇帝偶爾為之的事,變得成為慣例乃至制度了。朱皇帝雖有不少創新,但也離不開前人的肩膀。《歷代刑法考》列舉史實說,東漢光武帝責罰丁邯,用的是頭號大杖;東漢明帝時九卿常被鞭杖;隋文帝經常在殿廷杖責大臣,有時一天竟有三四次;唐玄宗時,曾在朝堂杖責監察御史蔣挺和秘書監姜皎等。

 說起來,廷杖其實是杖刑的一種特殊情形,不是誰想享受就能享受,有級別限制。一般草民如果遭了杖刑,不管被打得多厲害,也不能與「廷杖」掛鉤。「不配」的原因挺簡單,廷杖的對象是大臣,老百姓怎能混同於官宦?至於皇帝為什麼發明「廷杖」,估計就是用事實告訴大臣:我是主子,我有生殺予奪之權,打人是小菜一碟,想怎麼打就怎麼打,你們別惹我發火。這一招挺絕,既無情打擊了肉體,又在精神上矮化了臣子,威懾了官吏。因此,自從盤古的子孫建立上下級後,臣子說話辦事便不由自主分成了這麼幾類:一是不怕死的,仍舊說真話;二是會說假話也會說真話,總之只說皇帝愛聽的話;三是只會「今天天氣哈哈」;四是先穿靴戴帽講逢迎話,也就是先大講皇帝如何聖明,末尾說一點有用的話;五是專講阿諛奉迎的話。

 洪武八年(1375),茹太素上疏奏事,言詞有所觸犯,朱元璋大怒,把茹太素叫來當面責問,並在朝堂施用杖刑。據《禮部志稿》講,茹太素的奏摺有一萬七千餘字,朱元璋令人誦讀,讀到六千多字還不知所云。朱元璋發火了,於是茹太素挨了打。其實真情不一定如此。《明史》曰,茹太素「陳時務累萬言,太祖令中書郎王敏誦而聽之。中言:『才能之士,數年來倖存者百無一二,今所任率迂儒俗吏。』言多忤觸。帝怒,召太素面詰,杖於朝。」實際上,茹太素奏摺中「才能之士,數年來倖存者百無一二,今所任率迂儒俗吏」之語,才是朱元璋發怒的真正原因,也是導致茹太素本人被打的根魁。對統治者而言,茹太素那幾句話太刺耳也太深刻了,如果我們把它轉換為白話,大體為「幾年來,有才能的人僥倖留下來的,不到百分之一二,現在使用的都是迂腐的人。」這還得了?朱元璋豈能容忍?

 茹太素性情剛直,說話不曲裡拐彎,被治罪並不奇怪。據說有一次宴會,明太祖給茹太素賜酒並賦詩:「金盃同汝飲,白刃不相饒。」茹太素俯首叩謝,按原韻續句對答說:「丹誠圖報國,不避聖心焦。」太祖聽了此句作何感想,我們不得而知。總之,過了不久,茹太素被貶謫,後來又被處死了。

 茹太素的奏摺可能有不少大話、空話,但那絕不是打打屁股就可以杜絕的。文字只是表達思維的工具,朱元璋時期喜歡別人歌功頌德,文字短了恐怕不行。不改變社會環境,任何人都會去寫穿靴戴帽的長文。《資治通鑒》中記述了忠臣、直臣如魏徵的一些奏章,那些文字中表現鶯歌燕舞的就很不少。

 著眼於對臣下的震懾作用,使臣子失去尊嚴,樹立皇帝的權威,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的。有趣的是,竟有許多人認為茹太素行文囉裡囉唆惹怒了朱元璋。古代被責打的臣子中,有幾個是因為文章冗長,文風浮躁?

 自茹太素去世以後,大臣的奏摺有什麼變化,鮮有人去研究。猜想,那將是個枯燥而又充滿趣味的過程。朱元璋殺了這個又杖那個的舉動,對整個明朝有很深刻的影響,敢於像茹太素那樣直指朱元璋用人缺失的人少了。中國王朝一圈一圈轉下去以後,最後連所謂的「蕞爾小國」都打不過了。

 這就是「震懾作用」不可避免的結果:一方面它可以使國民膽小怕事,唯唯諾諾,可以讓統治者耳根清淨,滿眼所見都是秀麗絢爛;一方面它也使入侵者遭受抵抗之力變小,國民的獨立能力、創新能力降低。

相關新聞
閻惠昌 打造中國民樂的傳奇 (圖)
對話閻惠昌: (圖)
閻惠昌簡歷: (圖)
微語錄
歷史與空間:罰非其罪 (圖)
古今講台:吳三桂的辮子
古典瞬間:不被孔子看好的諍臣
亦有可聞:雍正的「淡泊名利」 (圖)
開卷有益:一支刀筆挑開官場百丑圖 (圖)
百家廊:科學園令你領略創新時尚之妙 (圖)
翠袖乾坤:容祖兒大將之風
天言知玄:讀書好環境
琴台客聚:謝謝「一字師」
杜亦有道:電影歲月風雲
隨想國:那個揮別的手勢
路地觀察:張兆輝如何炒飯
百家廊:科學園令你領略創新時尚之妙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