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陳友凱教授
早前發生了一宗令人毛骨悚然的弒母殺妹倫常雙屍命案,一名15歲少年凌晨在家中突然失常,揮菜刀斬死母親及妹妹後,逃至附近公園致電報警自首,其犯案動機頗耐人尋味,警方初步懷疑他因思覺失調,不惜自己手刃親母胞妹,釀成家變遺恨。
原來錯在多巴胺
港大醫學院精神醫學系臨床教授陳友凱表示,思覺失調(Psychosis)是由腦部的多巴胺(Dopamine)系統不正常導致。人腦皮層擁有錯綜複雜的神經網絡,在接受和處理外界訊息時,各神經細胞之間的聯合,靠化學物質多巴胺傳送,但當某些神經網絡的多巴胺釋放過多,或在某些神經網絡又釋放過少,神經細胞聯合過程便會出現思覺失調症狀。
青少年時期正是腦部發育的階段,腦皮層的神經網絡亦處於定型期,所以較易出現一些細胞聯合出錯的風險。陳友凱教授又指,先天基因遺傳是導致患病的主要原因,而濫藥、移民等亦能增加患上思覺失調的風險。
在眾多症狀中,幻覺是最常見的現象,較有趣的是,患者在幻覺中所聽到的並非古靈精怪聲音,而是正常人的說話聲。據陳友凱教授解釋,人們會運用高層次的意象,如內心語言去代表內心思想,例如心算時聲帶的肌肉其實會有輕微活動,或社交中進行不自覺的「預演」對話。在進行這種自我思維時,腦部會給出一種標記,用來分辨內心與外界的訊息,但如果標記失效,則會錯誤地將自發思想以為是外界的信號。
心理因素推高自殺風險
陳友凱教授說,港大醫學院精神醫學系思覺失調研究組(PSI)早前對早期思覺失調病人的自殺念頭進行了評估和研究,發現在所有導致自殺的原因中,心理因素具有決定性的作用,相反一些思覺失調的臨床病徵影響相對較小。
「思覺失調是一種複雜的精神不正常狀態,患者會出現幻覺和妄想的症狀,有研究顯示,思覺失調病患者一生中發生自殺的概率大約是5%至10%,絕大多數的自殺是發生在症狀開始的最初幾年。」
陳友凱教授指:「從臨床角度,思覺失調患者的患病過程中有幾個關鍵階段會較容易發生自殺,如首次病發的康復期、復發期以及患者在康復期間未能適應學習或工作環境的時候。因此,學校教師、社會工作者、患者家人等在識別病人的自殺念頭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
儘管現時對早期思覺失調病患者的針對性干預措拖已經有效降低了自殺率,但防止患者自殺仍是個嚴峻的挑戰。早期思覺失調病人中的自殺念頭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所導致的,識別這些因素能夠幫助識別有自殺傾向的病人。「其他可能有效的干預策略,例如針對絕望情緒和衝動的心理干預、提供較全面的身心照顧服務,以及協助患者規劃前路等。」
胡亂停藥最危險
陳友凱教授又說,他們最近發表了一項研究報告,指如果服藥不足兩年的思覺失調患者停藥,有八成病人會復發,即使是輕微的思覺失調病徵,例如幻覺、妄想或思維紊亂,復發後不單令病情難以根治,也有可能傷害自己及他人。
這研究共有178 名思覺失調患者參與,全是首次發病,已持續服藥至少1年及再沒有發病病徵。病人被分成2組,一組持續服藥(400毫哇硫平),另一組則停藥(轉服安慰劑),為期12 個月。結果發現,近八成停藥者一年內曾復發,當中超過一成更要入院治療,持續服藥則有約四成人曾復發,只有4%要再入院。
其實,很多思覺失調患者持續服藥1年後自行停藥,除了想製造完全康復的感覺,亦希望逃避藥後副作用,如昏昏欲睡、口乾、便秘等,但陳友凱教授表示,病情復發的代價很大,因為復發後不但延長治療時間,還要加強藥力,而且可能出現幻覺和妄想,容易對自己及他人做出傷害動作。
他向記者表示,患者應持續服藥2至3年,其實即使持續服藥,依然有復發的可能,因此在停藥過渡期,應接受專業早期思覺失調服務。「如能及早察覺和得到適切的治療,是可以減低思覺失調帶來的傷害和避免誘發更嚴重的精神病。情況就如發燒一樣,發燒是疾病前期的一個症狀。如果我們不加理會或掉以輕心,便有可能演變成嚴重的疾病如肺炎。」
思覺失調指一種早期不正常的精神狀態,一般會有妄想、幻覺、思想及言語紊亂等病徵,當一個人出現思覺失調時,他的思維、情感、感覺會脫離現實。任何年齡人士都有機會患上思覺失調,但有較大機會發生在15至25歲的青少年身上。思覺失調病發過程可分3個階段,而每個階段所持續的時間會因人而異:
一)先兆期:這階段出現的症狀並不明顯和難以被察覺。症狀包括失眠、焦慮、多疑、思想難以集中、社交退縮等。
二)急性期:經歷這階段思覺失調的人會有較明顯的症狀,例如思想及言語紊亂、妄想或幻覺。
三)康復期:大部分的患者經治療後都可以復原,但復原的模式卻因人而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