彥 火
尹浩鏐先生是名醫,先後畢業於內地、台灣醫學院,後在加拿大取得醫學博士。他為加拿大皇家內科醫學院士,還當過美國康州聖法蘭西斯醫院核子醫學主任。他最近在台灣出版一本新著《此情可待》,要我寫序,盛情難辭,草草成文,是為序—
我有一些醫生朋友是醉心文學,但是像尹浩鏐醫生對文學愛得那麼深沉、那麼癡心,卻是罕見的。他寫大量有關醫學專著之餘,也寫小說、散文、詩歌,還翻譯外國詩。對於一個醫生來說,人的五臟六腑,肌膚皮毛,無不在他(她)觀人入微的眼底下纖毫畢現。我曾問過醫生朋友,人們的體軀於他們來說,已無秘密可言,他們對人還感興趣嗎?
這個問題不免愚昧。因身體髮膚不過是人的軀殼而已,人的七情六欲、氣質性情是迥然不同的。這就是尹浩鏐醫生熱愛文學、醉心寫作的原因了。
醫生要求是理性的、冷靜的,不過文學是情感的表述。情感程度不同,表述也迥異。高行健一再強調「冷的文學」,是一種超越市場、政治的、個人的文學。尹醫生對文學的熱情擁抱多於冷處理。這大抵與他寫詩有關,詩人是需要激情的。
收入尹醫生這本書內的文章,包括散文、評論、遊記、人物印象、詩歌賞析,題材廣泛,表現手法多致,都是他的近作。
從篇目來看,也可以說明的一點是,尹醫生文學創作方面是深廣的,其中包括杏林勾沉,如《另一個白求恩—記美君》、《燦爛名珠—苦學成功圓醫生夢》等;人物訪問及人物印象,如《上海世博會中國館設計師何鏡堂》、《喜會高爾泰》、《踽踽獨行的高行健》等;還有譯詩賞析如《莎士比亞十四行詩中譯賞析》……
林林總總,大抵是我心寫我手,直截的表述,在寫作技巧上屬於「直接描寫」,即從正面對人物肖像、心理、語言、行動或事件、環境、氣氛,進行正面具體描寫,不用曲筆,好處在於簡單明快,幅短神遙。
尹醫生的寫作態度是認真的,雖然他與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的設計師何鏡堂是故友,是鄰居,也是中學同窗,後來也多所交往,他還是特地跑去華南理工大學進行訪問,並進行多次訂正。
這篇訪問記從兩人少年交往、抱負談起,然後轉入核心話題,抒寫何鏡堂設計中國館的理念和實踐,突出「城市發展的中華智慧」,行文流麗,夾敘夾議,由感性到理性,是不可多得的人物印記。
不管怎樣,這本集子所收的篇什,是一個醫生的個人感受的作品。創作意義上的感受,有不同類別。從感受器官分,有視覺感受、聽覺感受、嗅覺感受、味覺感受、觸覺感受五類,通稱「五覺」感受。
至於從感受的來源,則分有直接感受和間接感受兩類;按感受的方式分則有:有意感受和無意感受。
「五覺」感受雖屬於生理方面,但它並非單一的,而是和作家的心理活動密切結合,以綜合的和動態的形式進行的,是作家藝術感受的先導和基礎。
作家在這些感受的基礎上去認識、描繪客觀世界,才能展現出多姿多彩的「第二自然」。
直接感受是感受者直接通過「五覺」體驗生活所獲得的感受,是作家獲取寫作材料的主要來源,醫生對「五覺」,格外敏感,這「五覺」,正如五味架上的調味品,只要調配得宜,肯定是一道美味的名饌。
我想說的是,這正是一本通過醫生視野下展現的作品,饒有丰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