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10月30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藍綠對決:兩岸關係不容忽視的結構性問題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10-30]     我要評論

邱震海博士 鳳凰衛視評論員

 台灣「五都選舉」即將展開。「五都選舉」雖然是台灣內部事務,但其走向也涉及到兩岸關係。兩岸關係近年的重要問題,與其說是兩岸關係本身的發展,還不如說是台灣內部的藍綠對決,以及由藍綠對決而引起的兩岸關係的障礙。

 台灣「陸委會」主委賴幸媛今年八月在美國一個智庫發表演講時,不指名要求中國大陸取消《反分裂國家法》,並隱晦表示台灣願意在西方國家制約大陸的過程中發揮一定作用。此言一出,立即在兩岸引起密切關注,因為這是台灣主管兩岸關係的官員首次做出類似表示,而且又是在兩岸剛剛簽訂ECFA之後。聯想之前當大陸國防部表示願意在一中原則和兩岸軍事互信機制談判中重新考慮對台軍事部署,而之前曾許多次要求大陸撤除飛彈的台灣官方的反應則反而有些微妙,人們對兩岸進入「後ECFA時代」的政治關係的走向,似乎有些不太樂觀。

藍綠矛盾:馬英九手腳被綁

 兩岸關係近兩年「先經後政」的進程,從去年開始就已經開始顯示出其在政治領域裡的諸多障礙,其表現主要就是馬英九政府在兩岸政治互動方面的不甚積極,從而引起大陸方面的一些不滿。

 其實,只要仔細分析兩岸關係的結構,就可以發現來自馬英九政府的躊躇,屬於兩岸關係的結構性矛盾及其正常反應。雖然過去兩年兩岸經貿和人員關係大幅發展,但卻仍有兩個不容忽視的結構性矛盾,即:兩岸政治框架和台灣內部的藍綠對決。其中,政治框架涉及到兩岸的基本定位和未來長期互動的基礎。但與台灣內部的藍綠對決相比,兩岸政治框架只是一個外在矛盾;只要台灣內部的藍綠對決不解決,兩岸政治框架只是一個偽命題而已,因為台灣內部真正關心兩岸定位和政治框架的人將會越來越少。

 過去若干年,由於台灣內部的藍綠對決,不但台灣早期民主的氛圍和基礎受到影響,而且兩岸關係也受到相應毒害。在這種情況下,馬英九基本無法擺脫台灣現有政治形勢的困擾和綁架。為了一年半後的連任以及今年年底的「五都選舉」,馬英九首先必須爭取連任和討好包括綠營在內的全體選民。

 在這種情況下,馬英九在兩岸關係上的手腳明顯是被綁住的。雖然馬英九有其自身的政治性格和弱點,但人們卻不可只將責任推給馬英九而忽視了兩岸關係中最為深層的問題。換言之,若將沙盤推演進行到底,即便馬英九在2012年成功連任,其任期到2016年也將必然結束;屆時若台灣內部的藍綠對決狀態依然不能緩和甚至解決,一旦民進黨上台,那麼縱然兩岸經貿和人員往來再十指緊扣,但兩岸政治關係發生倒退甚至毒化的風險依然存在,兩岸政經關係反差將以更大的幅度呈現。

 從這個意義上說,台灣「陸委會」主委賴幸媛月前在美國的表示,雖然有選戰的考量,但也明顯折射了馬英九的困境。人們與其將焦點放在這些現象的表層,還不如直接進入兩岸關係的深層結構,並從現在起就在如何舒緩台灣內部藍綠對決方面做一些思考。

紅藍綠民意對話:香港可發揮作用

 兩岸關係發展至今,實際上處於「等不得」和「急不得」的兩難之中。首先,雖然許多人對馬英九有諸多不滿,但畢竟馬英九是台灣六十年來對兩岸關係最有建樹的領導人;然而馬英九的任期是有期限的。即使他2012年能夠連任,最多也就能夠連任一次到2016年。屆時,兩岸若還不能就未來發展達成一個相對合理的框架,那麼兩岸關係出現逆轉的可能性就不能完全排除。這就是兩岸關係的所謂「等不得」。

 然而,兩岸關係的任何框架又都受制於台灣內部民意的整合,尤其是台灣主流民意對其領導人的牽制。而恰恰無論是台灣內部民意的整合,還是兩岸民意的溝通和化解,如上所述都是極其艱巨的基礎性工程,這又是所謂的「急不得」。

 如果說兩岸政治定位是兩岸關係中的前沿工程,其課題之敏感和難度之大都可想而知,那麼北京與台灣綠營民意的對話則是兩岸關係中的基礎工程,它需要花費更大的心力,也需要更為耐得住寂寞的心態。

 從現實的觀點來看,兩岸關係的長遠發展,必然是紅藍綠三方及其民意妥協的結果。從這個角度看,從現在起以各種方式展開三方民意的互動,是一個長期但卻必須立即開始去做的工作。兩岸各方(尤其是民間)若能從現在起就著手這一工作,那麼將不但對未來兩岸關係的長遠發展起到建設性作用,而且從中短期看也將可以為馬英九「減壓」;而恰恰在這方面,香港應該可以有許多有為的空間。

相關新聞
「後世博」時代華商企業發展新路向 (2010-10-30)
國情教育不是「洗腦教育」 (2010-10-30)
藍綠對決:兩岸關係不容忽視的結構性問題 (2010-10-30)
雪泥鴻爪:謀事在人 成事在天 (2010-10-30)
明辨是非:擴大保障消費權益法例範圍 (2010-10-30)
來論:如此對待譚香文 公民黨太不厚道 (2010-10-29)
冷眼向洋:地產泡沫和香港的危機 (2010-10-29)
把脈香港:「十二五」規劃為港帶來新機遇 (2010-10-29)
嗚記於心:印日拉越南遏制中國行不通 (2010-10-29)
中歐合作有利建立世界經濟新秩序 (2010-10-29)
宋楚瑜與棄保效應 (2010-10-29)
公民黨責不可卸 (2010-10-29)
頂天立地:民主不能改變亂象 (2010-10-29)
把脈香港:長遠房策應清晰 規管發水樓可取 (2010-10-28)
廿四味:譚香文涉舞弊反映公民黨不擇手段 (2010-10-28)
十七屆五中全會具有劃時代意義 (2010-10-28)
檢討養老政策 正視老齡化問題 (2010-10-28)
社民連內鬥暴露民主質素低下 (2010-10-28)
反對派反國民教育居心叵測 (2010-10-28)
民筆聊生:社會在進步 民生要改善 (2010-10-28)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