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碩鳴 資深評論員
任何國家或者聯盟企圖遏制、孤立中國的政策是行不通的,其陰謀也是不能得逞的。中國強烈反對一些國家遏制中國的政策,印度想以中印邊境糾紛、日本想以中日釣魚島衝突、越南想以南海爭議,共同聯手對付中國,只能使中國的態度更加強硬,更不可能在自身核心利益上作出任何讓步。中國一方面要加速自衛性質的軍事現代化,另一方面要繼續走以經濟方法為主體的和平崛起道路,雙管齊下,印日拉越南制衡中國的圖謀必定落空。
印度總理辛格從10月24日開始對日本、越南和馬來西亞進行為期6天的訪問,他還將出席於河內舉行的東亞峰會,與以上三國進行雙邊會談。令人關注的是,這幾個國家和中國都有領土或領海的爭議,除馬來西亞外,日印越都侵略過中國,又都被中國教訓過。辛格出訪這幾個國家的路線圖正好形成一個大三角,要建立的亞洲大三角同盟,覆蓋的是大半個中國。暴露的就是印度、日本、越南聯手對付中國的路線圖。
印度鼓吹設立「河內合作組織」
印度亞洲問題專家拉曼在雷迪夫網站發表《印度需要新的盟友來對付中國》的文章,鼓吹印日越三國可以考慮參照中國、俄羅斯以及一些中亞國家在數年前成立的上海合作組織而設立一個類似的組織—河內合作組織。
隨著中國崛起導致亞洲地緣政治格局的變化,作為近鄰,印度和日本都感受到了壓力,兩國加強政治、軍事合作也有了現實動機。尤其是中日釣魚島衝突事件發生後,日本開始重新評估對華關係,而日印之間的全面政治、軍事合作隨之升溫。憑印度目前的實力,要想像美國那樣從多個方向「圍堵中國」,顯得很不切實際。從長遠看來,印度積極接近日本,勢必對中國產生影響,對地區政治、軍事格局的轉變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日本口上說要重回兩國戰略互惠關係,實質上是在重新評估對華關係,期待擺脫日本對中國的資源、輕紡工業、食品等的過分依賴,日本向西進,與印度之間的經濟、科技、政治、軍事合作隨之升溫。印度從戰略考慮,雖然和日本山長水遠,但積極靠攏日本,勢對中國產生影響,也影響地區政治、軍事格局。
印度和日本在三大領域的合作
辛格到日本,很快與菅直人會面,就締結日印經濟夥伴協定達成了共識,協定內容包括日本將向印度提供開發科技,以換取稀土,印度是全球第5大稀土供應國。而早前,日本商行豐田通商公司和雙日株式會社正與越南國家煤炭礦產工業控股公司合作,準備在越南開發稀土。住友公司也對越南另一省份展開礦藏可行性研究。這兩個項目每年生產的稀土可滿足日本二成以上稀土,成為日本減少依賴中國的其中一步。
雖然,日印之間的貿易額還相當小,根據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日本將取消97%從印度進口商品的關稅,印度也將取消90%從日本進口商品的關稅,預計,這樣的夥伴關係,有助推動雙邊貿易。日本對印度的合作一直沒有間斷,印度計算機軟件的開發能力很強,可為日本提供需要的人才,新德里的地鐵全是日本造。目前來看,印度和日本在三大領域的合作,對中國有影響。一是高端科技的合作。日本的核電技術在世界上是最強的,日本的軌道交通等技術也很成熟,這類關係國計民生的技術支援印度,可以讓其很快進步;二是軍事合作。日本三菱重工早在戰前就造出航空母艦,印度是世界上擁有核子武器的國家之一;三是資源能源方面的合作開採。這些領域對發展中的中國都會有影響。
結成制衡中國的聯盟並不容易
印度和越南國防部長不久前舉行會談,決定加強兩國軍事合作關係,共用山地和叢林作戰經驗,印度還表示將大力幫助越南加強軍隊、尤其是海軍的實力。兩國軍事關係的迅速升溫引起各國關注,《印度快報》14日進一步透露,越南已同意開放本國港口,為印度軍艦提供維修補給服務,這一舉措「將使印度海軍獲得接近中國海軍基地的港口」。有評論指,印越合作目的都是為了牽制和分散中國的注意力。
日本也正在「討好」越南。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首相菅直人將於本月28日至30日在越南河內舉行的「東盟與韓中日(10﹢3)領導人會議」結束後,另外舉行日越首腦會談,就稀土共同研發問題進行磋商。預計雙方還將就核電站及高速公路建設合作、越南衛星發射項目合作等達成協議。日本將向越南的社會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巨額日圓貸款,還將轉讓核電站及衛星發射技術。日本和越南還將於近期設立由外交部、國防部副部長級官員出席的戰略對話。評論認為,這一切都是為了制衡中國。
更發人深省的是,這三個國家背後都有美國的影子,美國戰略重心東移,中國成為其重要的制衡對象,可以看到,這個亞洲大三角的核心是美國。
現在,無論在亞洲還是全球,一些國家要結成制衡中國的聯盟並不容易,很少有國家願意犧牲和中國巨大的經濟利益而與日印結盟應對中國。正因經濟方法更能促成各國「共贏」局面,中國的影響力隨著經濟區域化和全球化迅速走向亞洲各國和世界各地。可以說,中國的經濟方法遠較印日拉越南制衡中國的方法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