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11月3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路地觀察:朗天的離魂合體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11-03]     我要評論

湯禎兆

 我認為朗天新著《永遠不能明白的經典電影》,核心觀念在「離魂合體」。其實他在自序中,早已把自己的關鍵要旨點明—現實層面的「離魂合體」乃「靈魂歸依,同時誌念。多少次失魂落魄沮喪難排之際,進入戲院,跟銀幕的情事人物同呼同吸,同哭同歌,心變得踏實,魂魄重新與身體接合。」而放在經典層面的「離魂合體」,則成了以下的提示:「經典之為經典,難道不正是以它召喚不斷再讀/重看,而每一次重歷的經驗總帶來新的體會嗎(所謂歷久常新)?弔詭的是,正因為它有那不能顯現的核心,每次重歷經典才成為主體的自我修煉。」電影藝術的精粹正好在於出出入入的歷程,一方面呼應制式層面的現實性(菲林高高在上,投影至銀幕被觀眾欣賞),同時也正因為個體生命的投入,才得以完成電影放映的意義,而當我們在超越時空與導演及作品同悲同喜同呼吸後,也同時進行自我的思維及感知訓練,最終以自我追尋為依歸。

 而面對經典的有趣之處,朗天一方面突出它的自由平等:「戲院外的賢愚不肖、地位高低,九十至百數十分鐘內暫且放低,也找不到不放低的理由。」表面上好像在掃消羈絆,邀請人人入局;實質上也在下戰書,點明人云亦云的門外漢迅即就會被經典電影拒諸門外,唯有自我修煉才可以叩門入室,成為合格的觀眾詮釋人。而經典電影最誘人的地方,恰好在於它的不可解性:「經典不能明白,最好不能明白,唯其如此。我們才愈加有興趣,每一次尋找進入的道路,每一次如新人般迎接邂逅的驚喜。」也唯其如是,大家才可以樂此不疲一次又一次重回舊地,成就自我。對於像我這樣一位老讀者而言,朗天最貼心的告白,應在分析《鸛鳥踟躕》上—那關於邊界的著名對白:「我們跨過了邊界卻仍在此,我們還要跨過多少邊界才可回家呢?」,固然是對浪人囚禁於邊界的智思,然而,那何嘗不是因應回家的不斷延擱而指示「無限」的虛妄。沒有家,旅途便是家;反過來便是:存在的家鄉並不在那無限逼近的終點,那想像而最終落入過於抽象和虛無的目標。

相關新聞
張楚 回到葵花開到門口的午後 (圖)
楊天媧 修心練琴 (圖)
微語錄
歷史與空間:慈禧對光緒的訓斥 (圖)
古今講台:統一文字.篆.隸
豆棚閒話:說 友
亦有可聞:《廣陵散》與竹林七賢 (圖)
古典瞬間:「關聖帝君」的「忠」與「義」 (圖)
百家廊:驚覺世道變—《遊戲官場》讀後 (圖)
翠袖乾坤:王菲神話延續
天言知玄:童年陰影
琴台客聚:不知所云的香港館
杜亦有道:無錫要錢
隨想國:魚
路地觀察:朗天的離魂合體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