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11月11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廿四味:申辦亞運對香港有利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11-11]     我要評論

藍鴻震 前民政事務局局長

 特區政府計劃申辦2023年亞運會,社會上反對聲音不少。報章批評申辦亞運勞民傷財,將資源用於改善民生、減少貧富懸殊更能善用資源。

 每一次申辦大型國際盛事,社會上有反對聲音平常不過。2003年香港申辦東亞運動會時,社會上也有批評反對聲音,但結果東亞運成功舉辦,香港運動健兒再創高峰,體育文化進一步提升。內地在申辦2008年奧運會及世界博覽會時,同樣也不被看好,但結果北京奧運會舉世矚目,可說是前無古人;剛結束的上海世博會,範圍之廣參展國家之多是前所未有,共吸引了七千多萬遊客,備受好評。兩項盛事所帶來的效益,批評者當時可能也想像不到。

 筆者擔任民政事務局局長期間,也曾參與申辦2006年亞運會的前期工作。當時不只政黨反對,甚至政府內部,特別是財政官員,大都持反對意見,唯獨前特首董建華力撐。申辦的過程中,一方面要釋除香港市民的疑慮,另一方面要爭取其他亞洲國家支持,路也走得頗為艱苦。雖然香港最終敗給多哈,無法主辦2006年亞運,可是筆者認為,申辦的結果固然重要,但過程中香港也得益甚廣。在向其他國家推銷香港的過程中,展示了香港的魄力、活力和決心,同時也增加其他國家對香港的信心。

 今年特區政府再接再厲,希望申辦2023年亞運會,是再次展現香港魄力的好機會,不但能推動香港體育界繼續發展,對整個香港也有裨益。無疑,經費要經過審慎的考慮是理所當然之事。筆者認為,考慮是否申辦亞運,不應只拘泥於賬面上的效益,其界外效應也應多加考量,例如:經費中大部分是用於運動場館、交通道路等基建設施,屬永久性的建設,長遠對香港體育發展,提倡運動意識也有幫助。而且,有關開支是十三年籌備過程期間的經費,並非突然一筆過的開支;另一方面,舉辦大型體育盛事,有利凝聚社會,促進社會和諧,2009年東亞運動會的足球決賽,市民團結一心支持港隊奪標,便是最好的例證。這些效應,都不是金錢所能衡量的。

 因此,香港在推動申辦亞運時,應加強宣傳亞運會對香港體育發展的積極作用,讓市民理解舉辦亞運的真正效益,爭取市民支持。要是香港申辦亞運會,相信要取得中央及其他亞洲國家支持並不困難,筆者也深信香港如能成功申辦2023年亞運會的話,絕對有能力搞得有聲有色。就算在申辦期間贏不到申辦權,雖然損失了少許申辦費,但對香港而言也有積極的收穫。

相關新聞
把脈香港:民心我心制定「安慰老人心」的長遠政策 (2010-11-11)
廿四味:申辦亞運對香港有利 (2010-11-11)
鳴記於心:美量化寬鬆損人難利己 (2010-11-11)
回應轉變與挑戰 加強青少年支援 (2010-11-11)
與諾貝爾遺願背道而馳的和平獎 (2010-11-11)
來論:從《清明上河圖》熱展看香港國民教育 (2010-11-10)
廿四味:梁家傑迫各黨過關野心盡露 (2010-11-10)
把脈香港:《蘋果》頻頻抹黑配合反對派區選部署 (2010-11-10)
十二五與香港發展:「十二五」規劃與香港經濟變革的契機 (2010-11-10)
白宮借釣魚島「饑吞東洋肉」 (2010-11-10)
所謂「因言獲罪」是對劉曉波案判決的誤讀 (2010-11-10)
十二五與香港發展:「十二五」規劃與粵港文化產業合作 (2010-11-09)
給諾委會主席的選擇題 (2010-11-09)
黃毓民自視過高 社民連原形畢露 (2010-11-09)
警惕美國全面遏制中國的戰略 (2010-11-09)
反對派將「關愛基金」政治化別有用心 (2010-11-09)
明辨是非:勿再以撲殺手段減少流浪動物 (2010-11-09)
指點江山:建制派掌握話語權才能扭轉「六四格局」 (2010-11-08)
廿四味:《蘋果》支持政改的「魔鬼謬誤」 (2010-11-08)
把脈香港:以候補制取代補選制 (2010-11-08)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