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11月20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古典瞬間:貌異質同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11-20]     我要評論

李恩柱

 推論起來,在秦漢以前的邦國時代,君主發佈命令使用的詞句,與後來帝制時代的詔書程式肯定不一樣。雖然史書提及秦統一中國之前各國詔書時,往往語焉不詳,不過僅靠猜想就可以推知,在書不同文的時期,怎麼可能有一個固定的模式?

 我們草民特別熟悉的詔書程式,是以「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起句的聖旨。文藝作品經常描摹這樣的場面:傳旨太監手拿聖旨,尖聲尖氣叫道:「某某接旨!」接旨的人趕忙跪下。太監揚著光溜溜的下巴,傲慢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奉天承運」中的「奉」,是遵照的意思,指皇帝受命於天;「承運」,即繼承新生的氣運,指皇權天授。

 馮友蘭先生說,「漢之後」皇帝的正式稱呼都是「奉天承運皇帝」。有研究者指出,此說並不確切,「奉天承運」雖然一直是改朝換代的合法性根基,但這句套詞明太祖時才使用。

 在中國文化系統中,「天」具有深刻的內蘊,也是古代宇宙論的基礎和核心。到了漢代,經過董仲舒對先秦「諸子」關於天人關係學說的改造,「天」從自然神和宗教神成為「人格神」。「人之為人本於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此人之所以乃類上天也。」他把天喻為人的「曾祖父」。除此,董仲舒還做了另外一個重要創造,即在天人之間加進了一個神性化的人,即天子。《春秋繁露》曰:「德侔天地者稱皇帝,天祐而子之,號稱天子。」「天子受命於天,天下受命於天子」。董仲舒又把「天」與「道」結合起來。即所謂「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董仲舒所說的道,大概就是指以三綱五常為代表的倫理之道。

 這種社會結構,使中國皇帝具有了「君本位」特性。《漢書》云:劉邦尊父為太上皇,特下詔書,曰:「父有天下傳歸於子,子有天下尊歸於父,此人道之極也。」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無論國家更替多麼頻繁,皇帝詔書使用的詞彙有多大變化,骨子裡卻始終是一致的。

 明代余繼登《典故紀聞》卷一載:「元時詔書,首語曰『上天眷命』,太祖謂此未盡謙卑奉順之意,始易為『奉天承運』,見人言動皆奉天而行,非敢自專也。」明代沈德符《萬曆野獲編》云:

 太祖「奉天」二字,實千古獨見,萬世不可易。以故《祖訓》中云:「皇帝所執大圭,上鏤『奉天法祖』四字,遇親王尊行者,必手秉此圭,始受其拜。以至臣下誥、敕命中,必首云『奉天承運皇帝』。」太宗繼之,一切封拜諸功臣,必曰「奉天靖難」。其次曰「奉天翊衛、奉天翊運」。

 詔書以「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為首句的程式,雖然明朝以後才普遍使用,但其理路卻脫胎於那位「千古一帝」。秦始皇一統天下後,定名號為皇帝,自稱為「朕」,命為制,令為詔,其玉璽上就銘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詞義與後代強調的「君權天授」是一樣的。由漢至宋,社會管理上雖多有創建,但就詔令而言,革新多在程序上,骨子裡的觀念卻始終與前人相襲。如唐德宗即位冊文中的「昊天有命,皇王受之。」這與秦始皇玉璽上的「受命於天」不是一個意思嗎?

 清承明制,其詔書多以「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開頭,最後一般以「佈告天下咸使聞知」或「佈告中外咸使聞知」收尾。此處的「中」是指京中宮廷,「外」是指外省地方。到了1912年,宣統皇帝退位後,「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才算終結了。

 然而,歷史前行的腳步常有羈絆。1934年3月1日,溥儀在日本軍方勢力庇佑下,於新京南郊杏花村舉行登基典禮,改滿洲國為大滿洲帝國,年號康德。溥儀即位詔書程式亦如從前,以「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起句,不同的是,詔書沒有忘記「賴友邦之仗義」。想來傀儡皇帝也不敢忘記帝位之所來!

 至於太平天國,那是歷史中的插曲。別看其創建者洪秀全是底層人,骨子裡與先前的皇帝並無不同,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無論天王、天兄、天父的聖旨之類,比其他皇朝的皇帝來,更講求「天意」。他以舊有的皇帝為倣傚對象,建立自己的天朝,不去思考怎樣保障老百姓的權利,卻千方百計讓百姓相信他的「人語」即「天言」。粗看似乎有用,細思則不然。

 從幾千年上演的劇目看,詔書、聖旨之類程式、程序的變化不是「本」,而是「末」,皇朝、皇帝統治觀念的變化才是重要的。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法國人眼中的圓明園 (2010-11-20) (圖)
古典瞬間:貌異質同 (2010-11-20)
文化觀察:熱點詞評 (2010-11-20) (圖)
文化觀察:作家富豪排行榜這面鏡子 (2010-11-20) (圖)
歷史與空間:乾隆與福康安 (2010-11-17) (圖)
心靈驛站:與你一起慢慢變老 (2010-11-17)
古今講台:秦末「失在於政」 (2010-11-17)
古典瞬間:達摩無法與梁武帝溝通的關鍵 (2010-11-17)
開卷有益:「老男人」的愛情有所得 (2010-11-17) (圖)
歷史與空間:向官家徵稿 (2010-11-16) (圖)
心靈驛站:擁抱心靈 (2010-11-16) (圖)
來鴻:豬腦酒 (2010-11-16) (圖)
豆棚閒話:侃侃「鴟夷滑稽」 (2010-11-16)
亦有可聞:文人與恐高症 (2010-11-16)
歷史與空間•無嗣之策:談清代的「借肚生子」 (2010-11-13) (圖)
亦有可聞:苟利民生何懼貧 (2010-11-13)
文化觀察:熱點詞評 (2010-11-13) (圖)
文化觀察:看《清明上河圖》需要的歷史知識 (2010-11-13)
文化觀察:讀書有間 (2010-11-13)
歷史與空間:《紅樓夢》裡讀出的勢利 (2010-11-10)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