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震海博士 鳳凰衛視評論員
台灣即將舉行的「五都選舉」引起各方密切關注,其原因除了在台灣內部政局方面外,也在於其對兩岸關係將有深刻而長遠的影響。選舉在即,藍綠雙方都使出渾身解數。從兩岸關係平穩發展的角度看,藍營若能夠保住基本陣地,有利馬英九領導下的國民黨以及藍營取得長久支持力,尤其是兩岸關係在馬英九任內仍有作為的空間。
兩岸互信的建立仍需努力
在兩岸關係上,雖然過去一年馬英九頗多建樹,但兩岸間的互信尚未真正建立起來。兩岸缺乏互信,來自於兩岸關係的發展程度,以及台灣內部對大陸的猜疑。這就是兩岸關係的現實,也是未來幾年兩岸關係無法迴避的問題。然而,馬英九身上還有另一個特點,那就是筆者之前一直評論的,他歷經多年學術訓練而養成的法律性格和理性精神,以及他的可能來源於從小浸透於中華文化或家教的自我反省精神。這是他身上值得肯定的地方。
既然這樣,兩岸關係還是應著力於與馬英九的良性互動,其中幾個要素:一、與馬英九合作,包括與其建立默契和理解,同時也不給他已經焦頭爛額的內部處境添亂;二、適當地給馬英九以壓力,由於馬英九的個人性格,在適當時候,在某些議題上給他一點壓力也是必需的;三是用古話來說—對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不但從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出發,而且也啟發他作為政治人物建功立業的本能雄心。
「血濃於水」是永恆道理
說到啟發馬英九作為政治人物立業的本能雄心,人們不能不提曾為朝韓接近做出傑出貢獻的韓國前總統金大中。金大中去世時,筆者曾有評論認為,金大中作為韓國民主運動的第一代領導人,他無論在爭取民主還是在與朝鮮打交道的過程中,一定有過許多艱難和辛苦。但對金大中來說,當時有的只是追求民族和解的智慧和勇氣。如果說,金大中爭取民主的功績可比擬於南非的曼德拉,那麼他爭取民族和解的勇氣則可比擬於以色列前總理拉賓。
相比之下,海峽兩岸雖然在經貿和人員交往程度上大大超越南北韓,但台灣至今沒有出現如金大中那樣的政治領導人。金大中達成南北韓峰會時,正是李登輝剛剛卸任、陳水扁剛上台的時代;當時李登輝為兩岸統一設定的前提是民主、自由、均富。換言之,大陸必須符合上述三個條件才能與台灣談統一。
今天,兩岸統一似乎有許多前提性的議題需要處理,但應記住這一點,即:民族的和解與融合是不需要前提的,「血濃於水」是永恆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