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11月29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十二五與香港發展:「十二五規劃」與香港的民生改良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11-29]     我要評論

馬建波 百家戰略智庫理事

 「科學發展、以民為本、構建和諧」的主要著力點,就是要大力發展和改善民生,讓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實惠。這也正是中央首次將「民生與公平」問題納入十二五規劃的戰略考量。民生問題是關乎社會穩定與健康和諧發展的重要因素,而經濟發展又是改良民生、促進社會公平與和諧的關鍵。因此,香港政府也應建立「產業、經濟與社會民生」三位一體的戰略思維,全面實施「產業重整、發展經濟與民生改良」並舉並重的戰略。應加快香港產業重整,全力發展經濟,促進香港社會民生的持續改良。

 中共中央十七屆五中全會公報明確提出:「制定十二五規劃,要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要更加注重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與統籌兼顧,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要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可持續性,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是: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重大進展,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社會建設明顯加強,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明顯改善」。

實行「三大戰略」 實現「民富國強」

 可見,在十二五規劃中或未來五年,中國在加快實現產業全面戰略升級(發展高端、節能、低耗、環保型產業)與經濟增長方式戰略轉型(以擴大內需消費和發展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同時,將更加注重和保障民生,並加快國民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努力實現由「國富民有」向「民富國強」的戰略性根本轉變。「十二五」期間,中央將實行上述「三大戰略」並舉與並重的方針,三大戰略相輔相成,而實現「民富國強」的戰略,才是確保國家長治久安,社會穩定和順利實現產業戰略升級與經濟戰略轉型,及社會經濟「包容性增長」的關鍵。因為,只有實現人民與國家共同富裕,只有人民真正富裕,才能標誌國家的真正強大,這也是中國實現和平崛起,由經濟大國轉變為經濟強國的必由之路。

 「民富與包容」的實質內涵,就是建樹「民本與和諧」的思想,它與胡錦濤主席提出的「科學發展觀與構建和諧社會」的發展理念一脈相承。「科學發展、以民為本、構建和諧」的主要著力點,就是要大力發展和改善民生,讓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實惠。這也正是中央首次將「民生與公平」問題納入十二五規劃的戰略考量。而加快民生改良,促進社會公平與正義的關鍵就是要「加快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其核心是推進「財稅體制」的改革。只有通過財稅體制改革,建立科學的稅基框架與公平的稅負格局,才能制約壟斷行業與企業高額利潤對勞動力成本的侵蝕和對國家資源的蠶食,才能增加國家財政稅收的積累與轉移支付發展民生的動力,也才能逐步提高國民收入在國內生產總值GDP中的比重。這無疑給香港的社會發展與民生改良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民生與公平」對香港的啟發

 首先,民生問題是關乎社會穩定與健康和諧發展的重要因素,而經濟發展又是改良民生,促進社會公平與和諧的關鍵。因此,香港政府也應建立「產業、經濟與社會民生」三位一體的戰略思維,全面實施「產業重整、發展經濟與民生改良」並舉並重的戰略。應加快香港產業重整,全力發展經濟,促進香港社會民生的持續改良。

 第二,香港政府應繼續推進財稅體制改革,努力增加財政儲備,以增強政府轉移支付、發展社會、改良民生的動力。香港現有720萬人,失業率雖維持4.2%的水平,但貧富分化嚴重,合資格納稅人約佔30%;約60%的民眾生活在貧困線以下,需要政府財政政策扶持和資助。可見,香港民生問題包袱較重,而香港財政又是典型的「吃飯」財政,窄稅基與低稅率已成為政府發展經濟與改良民生的瓶頸。因此,香港政府應加快財稅體制改革,適當拓寬稅基,公平稅負,整固財政根基。

 第三,香港政府應因地制宜,改善民生。香港的基層民生問題,一直成為社會各界關注與爭議的焦點。隨著香港經濟的強勁復甦,民生問題已日益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視,近年的政府施政報告中均有關注和改善基層民生的政策亮點。但因經濟根基不穩,政府財力有限,難以面面俱到,不能滿足社會普遍期待的民生改良訴求。因此,結合香港的地理特徵、產業特點與經濟氛圍,香港政府一是要將民生訴求與產業經濟的發展有機結合,相互促進。例如:應積極研討和宣傳,加快同內地高鐵對接與香港產業價值鏈延伸,及促進經濟融合與惠民效應;重視民間對垃圾堆填問題的呼聲,促進新材料研發,加快垃圾發電與風力發電等環保新能源開發。

 二是要充分挖掘利用香港的社會公德與慈善氛圍,建立政府改良民生、促進和諧的慈善機制。例如:近期香港政府成立的「關愛基金」就是政府改革惠民制度,共建社會和諧的一次大膽嘗試,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關愛基金」由政府管理主導,有別於私營財團慈善基金的項目運作與投放模式,將直接惠及民生。有利於政府統籌規劃,累積民生資源儲備,並與財政扶持政策互為補充,協調運作,更好地促進社會與民生持續發展。因此,政府應廣泛宣傳,充分調動香港富豪和社會各界的積極性,不斷擴充「關愛基金」儲備,並建立嚴謹、高效、透明的基金運營與管理機制。全面促進經濟、社會與民生的可持續與健康發展。

相關新聞
指點江山:建制派須重視選戰口號 (2010-11-29)
廿四味:民主黨和教協的索賠騙局 (2010-11-29)
把脈香港:政客無理非議批地公署 (2010-11-29)
十二五與香港發展:「十二五規劃」與香港的民生改良 (2010-11-29)
香江透視:應對當前問題 更需長期綢繆 (2010-11-29)
西方走廊:美聯儲伸長頸窺探別國「錢袋」 (2010-11-29)
「五都」選後島內政治生態的變化 (2010-11-29)
政經多面體:打擊炒樓措施 時機力度皆恰當 (2010-11-29)
冷眼向洋:美韓軍事同盟價值何在? (2010-11-27)
為何不給香港一個機會 (2010-11-27)
廣州亞運豎起的劃時代里程碑 (2010-11-27)
世紀風雲:對馬英九的期望 (2010-11-27)
政制「向前走」 反對派告洋狀 (2010-11-27)
來論:「自由亞洲電台」是美國極端反華的政治工具 (2010-11-26) (圖)
廿四味:《蘋果》加強對反對派選戰指導 (2010-11-26)
把脈香港:反對派阻撓收地理據並不成立 (2010-11-26)
美國才是東北亞的麻煩製造者 (2010-11-26)
「五都選舉」關鍵在中間選民 (2010-11-26)
止戈為武:珠海航展透露三大軍事信息 (2010-11-26)
李柱銘留民主黨的兩大動機 (2010-11-26)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