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12月1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歷史與空間:耕耘與收穫的不等式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12-0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 孔子畫像 。 網上圖片

王兆貴

 許多哲人、智者、師長乃至成功人士,在談及人生的感悟時,通常會引用那句盡人皆知的俗話: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意思是說,耕耘與收穫成正比,有多少付出就會有多少回報。但在現實世界中,「耕耘=收穫」這個等式常常遭到破壞。

 孔子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開館授徒,著書立說,東奔西走,席不暇暖,滿世界推銷自己,年屆高齡還在外漂泊奔波,並三番兩次遭遇刀兵之厄,嚴重的一次竟餓了七天七夜,能挺過來多少有點僥倖。按照今天的標準,他老人家即使不能躋身政壇施展抱負,怎麼說也能博得一個「德藝雙馨」的美譽。可在當時,除了魯國曾讓他小試牛刀外,基本上沒有得到重用。類似孔子這樣生前冷落身後名的際遇,古今中外都曾有過。希臘史詩的作者荷馬,生前乞討長飄零,死後九城爭英魂;哥白尼早在1515年前就已寫成「日心說」提綱,可《天體運行論》一書卻直到1543年他臨終時才出版;科學論證哥白尼日心說的伽利略,晚年卻被羅馬教廷判為終身監禁;後印象派大師梵·高,生前作品往往換不到一碗通心粉,那幅《鳶尾花》以天價拍出時,他已逝世了一百周年;曹雪芹雖然出身官宦世家,但他生前卻窮困潦倒,備受冷落;現代派文學大師卡夫卡去世半個世紀後,當世界上一次又一次地掀起「卡夫卡熱」時,「被熱者」的故鄉才知道有這麼一個作家;王小波生前鮮為人知,作品出版無門,死後卻多次登上暢銷書排行榜。他們辛勤一生,默默耕耘,卻看不到應有的收穫和回報,這讓後世的人感到不公平,甚至會降低對成功的心理預期。

 應該說,產生這樣的念頭是正常的。在人的一生中,理想與現實之間總是存在著一定的距離,或者說存在著許多可知的和不可知的難題。克服困難,縮短距離,有時並不完全取決於個人的努力。天生我才是否有用,還要看天時和地利。當你的創意、思想或產品還不能被時代所發現、所理解、所認可,當天災或人禍切斷了耕耘與收穫之間的正常聯繫,秉承良好的動機、保持積極的心態固然可嘉,但你的主張不合時宜,才幹派不上用場,愛拚不一定會贏,奮鬥也就很難成功,耕耘與收穫之間將不再是正比例關係。

 孔子曾把時代劃分為「天下有道」和「天下無道」兩大類。在「天下有道」的年代裡,仁人志士只要按照自己的良知行事,就會得到與自己能力相稱的結果。在「天下無道」的年代裡,要麼選擇退隱潔身自保,要麼選擇妥協墮落泥沼。春秋戰國時期,到處充滿了拚殺和掠奪、投機和不公,社會規則和秩序遭到了嚴重的破壞,蒼白的仁義道德不僅無力補天,有時還顯得非常愚蠢和危險。孔子既沒有選擇妥協也沒有選擇退隱,而是堅持用修齊治平的道德倫理去改變禮崩樂壞的現實世界,這樣的志向固然可嘉,但憑個人的力量去改變一個時代談何容易,所以就只能走背字了。

 耕耘與收穫的等式遭到嚴重破壞時,孔子提倡的「明哲保身」當然可以拿來一用,可那也只是「好自為之」,難得有所作為。若要收穫成功,實現人生的最大價值,就要學一學叔孫通,識時通變,曲線進身,雖然自辱名節,但卻終成正果,被司馬遷推崇為一代儒宗。這叫「大直若詘,道固委蛇」,通俗的說法是「要想出頭揚名,先須低頭逢迎」,說穿了,就是在職場耍滑頭。這種見風使舵、投機取巧的行為,與歷代文人信奉的「剛正不阿」理念大相逕庭,自然難逃後世的鄙夷和詬病,為正統儒者所不取,並拒絕認他作同行。

 既然上帝也有打瞌睡的時候,正義一時難得伸張,意欲有為的人不願妥協又不甘退隱,那麼,最簡單的安慰良方就是從長計議。把耕耘與收穫這個等式,放到一個較長的時間裡去考量,看看等式兩端會不會平衡。用現代術語說,就是用長遠的眼光歷史地看問題,「以時間換取空間」,把收穫的希望寄托於未來,老話叫作「善惡到頭終有報」。歐洲中世紀宗教哲學家奧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曾列舉了許多個案,試圖證明,如若不計眼前而用一生的時間來看,正義與貞節到頭來終歸會得到補償。

 麻煩在於,命題中的「長遠」有沒有上限?如果公平正義之光遲遲不來照拂,兌現的希望遙遙無期怎麼辦?漫長的等待,曠日的堅守,對專注於學問、癡迷於技藝、獻身於使命的人也許不是問題,但對芸芸眾生來說,何時才是個頭,又如何耗得起、等得及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恐怕只能求助於彼岸的哲學。在西方,有基督教的末日審判,在東方,有佛教的因果報應,或者是青史留名升天堂,或者是遺臭萬年下地獄。而且,報應可以隔世,總有一天能夠應驗,讓你在心理平衡之後接受因果的暫時不平衡。在佛祖或上帝面前,兩手合十或單手畫十,遙遠的正義當下就能在心中成像。

 從聖經和佛經可以看出,宗教的救贖功能,很大一部分是靠歷史來實現的,歷史的褒貶能夠幫助上帝或佛祖完成公平正義的最後裁決,從而平衡耕耘收穫,兌現善惡報應,解除眾生痛苦。從這個意義上說,歷史本身也是「宗教」。話已至此,我們再來審視以文本方式傳世的史書,不論它是正史還是野史,或多或少都有勸世教化的成分,至於以史書為底本寫成的演義、傳奇和戲曲等,教化的成分就更濃厚了。說到這裡,你還會不假思索地完全相信史書嗎?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耕耘與收穫的不等式 (2010-12-01) (圖)
古今講台:無事生非費無忌 (2010-12-01)
生活點滴:挑燈夜讀 (2010-12-01) (圖)
亦有可聞:下 毒 (2010-12-01) (圖)
豆棚閒話:嚼一嚼「先生」二字 (2010-12-01)
歷史與空間:濟南紅葉 (2010-11-30) (圖)
心靈驛站:拯救生命的雲梯 (2010-11-30) (圖)
豆棚閒話:不去行賄的王昭君 (2010-11-30) (圖)
來鴻:我的書房 (2010-11-30)
亦有可聞:孫嘉淦的兩篇名作 (2010-11-30) (圖)
歷史與空間:歡愉嘉作孰為工——兩首粵語流行歌詞續談 (2010-11-27)
古典瞬間:打哭了一個惹笑了一幫 (2010-11-27)
文化觀察:「痞味」新生代青春成長史 (2010-11-27) (圖)
文化觀察:唐僧肉 (2010-11-27) (圖)
文訊:「相約在商務.董培新畫說金庸」分享會 (2010-11-27)
歷史與空間:為《清明上河圖》釋疑 (2010-11-23) (圖)
開卷有益:批評的溫度 (2010-11-23)
心靈驛站:葉落初冬 (2010-11-23) (圖)
詞話詩說:公仔箱 (2010-11-23)
歷史與空間:法國人眼中的圓明園 (2010-11-20)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