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12月9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劉曉波代表戰爭而非和平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12-09]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劉曉波支持美國未經聯合國授權發動的伊拉克戰爭。

 南非主流報紙《郵衛報》近日刊登香港科技大學政治學家薩特曼(Sautman Barry)和香港理工大學教授嚴海蓉聯名撰寫的文章,題為「劉曉波代表戰爭而非和平」,認為劉獲獎有違諾貝爾和平獎宗旨,譴責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劉曉波代表戰爭而非和平。

 薩特曼在評論中指出,「劉曉波幾乎沒有收到來自非洲國家的祝賀。不論各國不祝賀是出於何種動機,劉曉波的確不值得祝賀,因為他的觀點和目標有悖於大多數中國人的利益。」他認為人們從國際媒體上所能了解到的劉曉波是一個民主鬥士。但事實並非如此。「即使他真是這樣的人,他為中國開出的處方也是行不通的。」薩特曼說。

劉曉波支持聯合國拒絕授權的戰爭

 他指出,首先,一個人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的先決條件應該是他支持和平。但劉曉波恰恰相反。他出言不遜,鼓吹戰爭,支持侵略和佔領阿富汗和伊拉克,在此之前,還曾支持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

 「諾貝爾評審委員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薩特曼說,「即劉曉波支持那些聯合國拒絕授權的戰爭。這種忽略並不讓人感到意外,因為委員會成員所代表的是挪威議會的主要政黨。」

 薩特曼還表示,姑且不論為什麼全世界應該去相信由同一國家的五位白人政客授予的獎項,人們應該看到這樣一個事實:這五位政客所屬的政黨支持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因此挪威向這些國家派軍參戰。

 其次,1988年劉曉波在接受香港一家雜誌採訪時談到,中國應該經歷300年的殖民統治,以使自己像香港一樣。2006年他接受同一家雜誌採訪時重申了此觀點。考慮到在殖民統治下,人權遭受到嚴重侵犯,這條路不可能在中國行得通。也可以想像到,這樣的想法在大多數曾遭受殖民統治的國家也都行不通。殖民統治意味著大規模侵犯人權,劉的觀點顯然不符合中國及大多數前殖民地國家的利益。

 其三,薩特曼認為,劉曉波大力鼓吹中國應該進行工業及土地私有化,多數中國民眾並不認同這種全面私有化的主張。

劉曉波長期接受美國民主基金會資助

 其四,劉曉波長期接受美國民主基金會資助,竭力鼓吹中國盡快轉型實現「西方民主。但這並非解決中國問題的出路。美哥倫比亞大學學院教授彭慕蘭(Randall Peerrenboom)就曾提醒,那些以為中國大眾渴求「選舉民主」的人應該三思。彭的研究顯示,欠發達及發展中國家向「西方民主」轉型往往導致人權狀況惡化,並引發政局動盪、發展停滯。危地馬拉、肯尼亞、巴布亞新幾內亞等實行「西方民主」的國家法治程度都很差,而新加坡及部分阿拉伯「非民主」社會的法治程度反而較高。

 薩特曼還表示,如果大多數中國人知曉劉曉波鼓吹的內容,他們會拒絕其觀點。他說:「讓世人都了解劉曉波的真實面目,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那麼大多數國家,比如非洲國家,將根本沒有理由向劉曉波祝賀。」

 巴里.薩特曼為香港科技大學的政治學家及法學家;嚴海蓉為香港理工大學的人類學家。

 ■新華網

相關新聞
把脈香港:對接國家戰略 香港發展才有保障 (2010-12-09)
十二五與香港發展:「十二五」規劃與香港政制的健康發展 (2010-12-09)
劉曉波代表戰爭而非和平 (2010-12-09) (圖)
香港傳媒對央視報道存在誤讀 (2010-12-09)
民筆聊生:在職青年對就業前景的困惑 (2010-12-09)
西方對中國人權認知的誤區 (2010-12-09)
來論:「支聯會」緣何在和平獎鬧劇中賣力表演 (2010-12-08)
廿四味:陳方安生古稀「出頭」為哪樁? (2010-12-08)
把脈香港:民主黨和「改革派」的糾纏 (2010-12-08)
「民運人士」騙不了國人就騙自己 (2010-12-08)
美國軟硬兼施 中國忍辱負重 (2010-12-08)
印鈔及軍事威嚇難挽美國頹勢 (2010-12-08)
缺乏常識的反對派找碴文化 (2010-12-08)
香江評論綜述:熱錢湧港意在內地 築牆防洪責無旁貸 (2010-12-08)
把脈香港:「關愛基金」推動慈善風氣 (2010-12-07)
釣魚島回歸考驗中美博弈的智慧 (2010-12-07)
西方走廊:華盛頓導演李明博「走鋼絲」 (2010-12-07)
關愛基金保障「漏網之魚」 (2010-12-07)
世界經濟危機的階段總結 (2010-12-07)
陳水扁入監自嚐惡果 (2010-12-07)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