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12月8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香江評論綜述:熱錢湧港意在內地 築牆防洪責無旁貸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12-08]     我要評論

 香港文匯報訊 近日中央電視台有關囤港熱錢年底可能達10萬億元的報道,在香港引起極大關注。輿論認為,央視引述的分析數字未必準確,不過,熱錢數量並非關鍵,最重要的是無論流入香港的熱錢數量有多少,香港均必須有審慎的監管和防範制度,防止熱錢衝擊國家的金融安全。這是香港擴大人民幣業務的必要條件。

《信報財經新聞》社評

正視金融安全

 《信報財經新聞》發表社評認為,「自二○○○年加入世貿組織之後,國家金融開放步伐不斷加快,外資大量湧入,中國金融體系的脆弱性和監管水平不足,逐漸成為國家門戶大開的隱患;如何在開放不斷擴大的背景下防範金融風險、防止爆發金融危機、確保中國的金融安全,成為了北京決策層制定金融政策時首要的政策目標。……香港人視『大鱷』為金融市場的一部分,屬『必要之惡』,但在中國政府眼中,如果香港不能『管住』這批大鱷,放任它們上下其手令國家金融安全受損,北京未必放心讓香港『代管』全國的金融業務。內地媒體指控香港「包庇」熱錢的風波應會逐漸過去,但金融安全的議題卻剛剛冒起,特區政府必須認真應付,才能令北京完全放心。」

《香港經濟日報》社評

熱錢自由進出 香港要有效監管

 《香港經濟日報》發表社評認為,「香港應向中央說明國際金融中心的特點,即必須門戶四開,且波動尤其大量資金衝擊難免,但只要制度健全,即使大幅波動亦是正常,令中央明白國家金融改革、人民幣國際化的風險,如此可決定哪些環節應開放,哪些應放慢開放步伐,且更應借用香港的防火牆作用,將金融開放試點以及不宜在內地開放的項目,放在香港推行,既維護內地金融安全,亦善用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與角色。」

《星島日報》社評

熱錢水銀瀉地 兩地聯手布防

 《星島日報》發表社評認為,「人民幣要逐步自由化,就不可能避免受到熱錢流動和衝擊的威脅,但這不代表有關方面可以無視龐大游資集結。面對對沖基金虎視眈眈,至少有兩方面的防禦要做好。在前線的香港,首要工作是鞏固金融基建,在法規和監控工作上加固加密。過去金融波動,本地的制度和系統都會嚴重受壓,譬如亞洲金融風暴時,官鱷大戰就出現沽空和夾倉的角力;在金融海嘯中,又有限制裸沽的安排。當香港成為對沖基金的重鎮,將來興波作浪的資金規模有增無已,監管當局有必要及早檢視,在市場自由和維護穩定的前提下做好各種壓力測試。」

《香港商報》社評

確保風險可控 人民幣業務長做長有

 《香港商報》發表社評認為,「伴隨著人民幣業務的急漲,近期出現了關於『熱錢屯港伺機北上』以及『人民幣跨境貿易資金被用作套匯』的質疑與憂慮,有人擔心會增加內地資本帳的管理風險,增強內地金融動蕩和風險。儘管有關質疑未必屬實,亦應引起高度重視,提醒香港要切實做好人民幣國際化的推廣和監管工作,必須不斷完善和提升風險防範和監管機制,一方面真正築好一道『防火牆』把關,不讓投機熱錢有機可乘;另一方面,須研究『可控通道』,確立安全回流機制。唯有確保風險可查可控可管,香港人民幣業務才能長做長有。」

《證券時報》署名文章

熱錢滾滾而來 中國經濟決策難度加大

 《證券時報》發表安邦諮詢高級研究員賀軍的文章認為,「國際資金囤積香港市場,很大程度上與中國因素有關。當前,放眼全球市場,中國經濟仍然十分搶眼,美國第二次量化寬鬆政策向全球輸送流動性,這些資金當然願意流向獲利機會多的中國市場。有市場人士稱,香港的人民幣產品受到追捧,大家不一定看的是產品本身的收益率,而是人民幣資產的升值潛力。這令人想起上一輪人民幣升值時海外投資者的誇張言論:買進以人民幣計價的一切東西,包括垃圾。流動性過剩將加大中國的通脹壓力,推動中國出台包括加息在內的緊縮政策;但另一方面,中國提高利率又會吸引熱錢進一步流入,不僅加大人民幣升值的壓力,而且會進一步推高通脹。」

《香港商報》署名文章

香港莫成中國防火牆缺口

 《香港商報》發表凌昆的文章認為,「香港經常力促內地加大對其開放,中央為挺港亦盡量滿足要求,故近年自由行、CEPA以至人民幣業務等範疇及數額持續擴大,給香港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無此實難保繁榮安定。另一方面,香港也必須負起責任,為維護國家經濟及金融安全盡力,不能只顧拿錢卻無所承擔,利益與責任必須更好地平衡,否則國家不可能再不斷對港擴大開放。」

■本報記者綜述

相關新聞
來論:「支聯會」緣何在和平獎鬧劇中賣力表演 (2010-12-08)
廿四味:陳方安生古稀「出頭」為哪樁? (2010-12-08)
把脈香港:民主黨和「改革派」的糾纏 (2010-12-08)
「民運人士」騙不了國人就騙自己 (2010-12-08)
美國軟硬兼施 中國忍辱負重 (2010-12-08)
印鈔及軍事威嚇難挽美國頹勢 (2010-12-08)
缺乏常識的反對派找碴文化 (2010-12-08)
香江評論綜述:熱錢湧港意在內地 築牆防洪責無旁貸 (2010-12-08)
把脈香港:「關愛基金」推動慈善風氣 (2010-12-07)
釣魚島回歸考驗中美博弈的智慧 (2010-12-07)
西方走廊:華盛頓導演李明博「走鋼絲」 (2010-12-07)
關愛基金保障「漏網之魚」 (2010-12-07)
世界經濟危機的階段總結 (2010-12-07)
陳水扁入監自嚐惡果 (2010-12-07)
指點江山:準確完整理解「一國兩制」 構建話語權戰略 (2010-12-06)
廿四味:申亞誰算賬,算甚麼賬? (2010-12-06)
把脈香港:「一次性立法」行不通 (2010-12-06)
審慎大膽拓展人民幣業務 (2010-12-06)
反對派內鬥頻頻只為爭權 (2010-12-06)
港台工會應見好就收 (2010-12-06)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