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飛
關愛基金督導委員會已召開首次會議,討論基金目的、援助對象、管理和運作模式等項目。坊間對基金實在寄予厚望,委員會應盡快確定基金運作安排,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審批撥款亦應從善如流,務求令關愛基金盡早開始接受申請。
本港近期物價升幅強勁,對基層弱勢的影響逐漸增加,尤其一些並未接受綜援或公屋援助的草根階層,關愛基金即能為這些「漏網之魚」發揮作用。委員會當務之急是研究一套簡潔的運作程序和申請手續,重點應放眼基金實際效率,切忌層層疊疊的繁複管理,使資助能盡快到位,幫助到現行社會保障制度外的「漏網之魚」。
簡化申請程序 援助早日到位
關愛基金補助「漏網之魚」的性質特殊,委員會要重視其直接靈活的特點。例如不少貧困長者不能負擔鑲嵌假牙的費用,假牙問題非常困擾長者日常生活。而影響日常進食又是長者一大麻煩,長遠影響長者健康。以關愛基金設立津貼,可滿足這種屬現存社會保障制度外的基層弱勢需要。基層對社會支援的需求其實十分殷切,關注綜援檢討聯盟曾聯同地區組織進行問卷調查,發現69%基層受訪者有意申請,可見「漏網之魚」的數量實在不低,委員會應盡快落實基金的各項細節和程序。
為確保基金能接觸到更多「漏網之魚」,委員會亦應考慮跟非政府組織合作。基金委員何喜華認為,非政府組織可找出隱藏的服務對象,合作將信息傳給有需要的基層大眾,確立基金的目標。立法會議員黃國健亦認為,委員會要先跟各非政府組織溝通,觀察貧困人士和長者的需要,盡量幫助;亦應拓寬基金開支範圍,讓貧困人士可直接受惠。例如基金可撥款設立社區小診所或流動醫療車,增加上門送飯及登門探訪等服務,加強對行動不便長者的照顧。有非政府組織接回內地返港長者,關愛基金更可作出跟進。現存社保資源對支援這些服務或許鞭長莫及,關愛基金就能靈活加強這些服務。
關愛基金有補助現時社會保障制度「漏網之魚」的靈活優勢,民心我心,為最弱勢群體提供即時援助。社會大眾並不宜視基金為「第二安全網」,委員會亦應盡量簡化基金運作及審批程序,使服務更加即時到位,並與現時社保制度互助互補。委員會同時要研究哪些項目應納入恆常社會保障制度內,不斷完善現有制度,將更多「漏網之魚」重新納入網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