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12月7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把脈香港:「關愛基金」推動慈善風氣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12-07]     我要評論

王紹爾 資深評論員

 未來選舉接踵而至,原本推動關愛文化的「關愛基金」被政客用作攻擊工商界和政府的抽水平台,但這種「抽水邏輯」有違良知。「關愛基金」一方面增加了慈善資源,做大慈善餅令更多受惠人得益,另一方面有助於推動社會的慈善風氣。社會各界應集思廣益,鎖定「關愛基金」資助的漏網對象群。長遠來看,政府修補社會安全網漏洞,應集中於幫助在職貧窮人士和家庭,可借鑒新加坡、美國等地政府的做法,包括設立入息補貼制度或負所得稅,為在職貧窮人士提供差額補貼,既減輕弱勢企業壓力,又鼓勵低薪工人繼續工作。

 特首在《施政報告》中提出由政府與商界各出50億元設立「關愛基金」,此一善舉卻惹來反對派政客不少批評,包括「為唐英年累積政治籌碼」、「挽回政府插水民望」、「官商勾結」等,又有反對派議員抨擊是為財團「貼光環」,甚至演繹為讓「為富不仁」者買「贖罪券」,聲稱基金「不應接納剝削員工的不義之財」云云。特首曾蔭權強調基金是幫助在現時社會福利制度下未能顧及的人士,不明白何以有人反對,又批評一些政界人士指基金是「官商勾結」,坦言不明白這是甚麼邏輯。

政客「抽水邏輯」阻攔善事

 曾蔭權坦言不明白的邏輯,其實是政客煽動仇商仇富的「抽水邏輯」。香港未來選舉接踵而至,先有2011年底的區議會選舉,再有2012年行政長官選舉及立法會選舉,政圈選舉氣氛迅速熾熱,政黨和「疑似候選人」迫不及待發炮,「先聲奪人」為自己的選情積累本錢,不少民生政策難免成為發炮對象,原本推動關愛文化的基金成為攻擊目標,被政客用作未來選舉熱身的抽水平台。但這種「抽水邏輯」有違良知,諺云:「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阻攔善事意味著什麼,抽水政客對此可思量過半矣。

 基金主席、政務司司長唐英年亦表示,會去信呼籲商界為基金額外撥出善款,不要削減現有捐助,而且基金會採「被動式」籌款方法,開設戶口接受市民捐款,讓有心捐獻的巿民能出一分力,但不會主動大規模募捐。「關愛基金」一方面增加了慈善資源,做大慈善餅令更多受惠人得益,另一方面有助於推動社會的慈善風氣。

「關愛基金」推廣捐款風氣及助人文化

 港人被譽為是「世界上最慷慨的慈善人口之一」。有調查顯示,香港有關機構要求慈善捐款的信,平均每一封可以得到460港元的捐款,這比起美國只有10美元和英國的5美元捐款都高得多。2005年發生的南亞海嘯,香港籌募了約7億港元善款,成為世界之冠,平均計算,每名香港市民捐出約100港元,遠多於世界其他城市。2008年發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據政務司司長唐英年今年5月表示,立法會透過撥款90億港元,加上賽馬會的10億港元撥款和民間捐款,香港災後援建四川災區資金達到100多億港元。每到星期六,在香港鬧市街頭會有不少募捐行動,捐款人哪怕是把一兩元硬幣塞入小箱子內,衣服上都會被貼一張小貼紙,表示今天已經為某慈善機構捐了款。港人素有樂善好施傳統,關愛基金面向全港市民,鼓勵企業、市民為扶貧助弱出力,在社會進一步推廣捐款風氣及助人的文化,既可為有需要人士提供更全面的支援,也有利於社會的和諧穩定。

「關愛基金」有兩大功能

 「關愛基金」督導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後表示,委員會確認了基金的目的是要幫助目前社會安全網未能夠覆蓋的人士,並同意基金運作會以有需要援助人士為本。目前社會安全網未能夠覆蓋的人士,包括非公屋住戶、非綜援戶的在職貧窮人士,以及「三無人士」(即無交稅、無領取綜援等福利津貼,及無居住公屋或自置物業人士)。現時社會安全網未能顧及他們,顯示政府的社會安全網與福利制度存在漏洞。因此,「關愛基金」其實有兩大功能,第一個功能是補足現時社會服務和援助覆蓋不到的地方,第二個功能是通過個案的積聚和實證的經驗,幫助政府不斷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鎖定資助的漏網對象群

 在補足現時社會服務和援助覆蓋不到的地方方面,「關愛基金」的定位與理念是清晰的,就是為基層市民提供綜援計劃不能提供的多方面支援。對此,社會各界應集思廣益,鎖定關愛基金資助的漏網對象群。每次政府推出紓困措施,總有「N無人士」不能受惠。

 關愛基金構思一公布,各方面建議紛至沓來,例如老人醫療和補牙、學童遊學、少數族裔活動等,顯示社會基層有相當多的需求要照顧。實際上,很多漏網對象群所需要的,並不只限社會福利層面,另涉教育、醫療、房屋、交通等範疇的需要。教育方面,很多窮困中學生要應付通識科「學習經歷」一節,必須走到社區做探訪歷奇活動,學生需自費出外開支,令家庭財政更緊絀;醫療方面,很多長者及窮困家庭無錢買藥物名冊內需自付的藥物,致病情惡化;新來港人士方面,本港有逾5萬名單親媽媽,當中不少為居港未滿7年的新來港者,屬綜援網的「漏網之魚」,基金除「派錢」給她們紓困外,應為她們提供託兒服務,並提供就業培訓,協助她們脫貧;房屋方面,非公屋住戶的低收入家庭常因貴租、重建被逼遷,但搬新屋時要另付大筆按金連租金,一下子家庭難有大筆錢支付……這些,都可以考慮納入「關愛基金」援助的範圍。

 「關愛基金」為基層市民提供綜援計劃不能提供的支援,各方擔心會有工作重疊或資源爭奪等,但積極做法是作出改善建議,而不是因噎廢食,對之輕率否定。只要各方集思廣益,做好協調和分配,鎖定資助的漏網對象群,擬定對應之策,應可令有需要人士得到適切的支援。

 「關愛基金」除了滿足個別人士需求,還可以擔任先導計劃的角色,通過個案的積聚和實證的經驗,幫助政府修補社會安全網的漏洞。長遠來看,政府修補社會安全網漏洞,應集中於幫助在職貧窮人士和家庭。在這方面,可借鑒新加坡、美國等地政府的做法,包括設立入息補貼制度或負所得稅,為在職貧窮人士提供差額補貼,既減輕弱勢企業壓力,又鼓勵低薪工人繼續工作。

相關新聞
把脈香港:「關愛基金」推動慈善風氣 (2010-12-07)
釣魚島回歸考驗中美博弈的智慧 (2010-12-07)
西方走廊:華盛頓導演李明博「走鋼絲」 (2010-12-07)
關愛基金保障「漏網之魚」 (2010-12-07)
世界經濟危機的階段總結 (2010-12-07)
陳水扁入監自嚐惡果 (2010-12-07)
指點江山:準確完整理解「一國兩制」 構建話語權戰略 (2010-12-06)
廿四味:申亞誰算賬,算甚麼賬? (2010-12-06)
把脈香港:「一次性立法」行不通 (2010-12-06)
審慎大膽拓展人民幣業務 (2010-12-06)
反對派內鬥頻頻只為爭權 (2010-12-06)
港台工會應見好就收 (2010-12-06)
支聯會「拿人錢財替人消災」 (2010-12-06)
假金流入莫視作等閒 (2010-12-06)
十二五與香港發展:「十二五」期間中國清潔能源快速發展 (2010-12-04) (圖)
世紀風雲:朝鮮半島:各國如何降低不信任氛圍? (2010-12-04)
國有地產企業應率先下調房價 (2010-12-04)
台灣「五都選舉」評析 (2010-12-04)
預算案諮詢應建基於客觀資料 (2010-12-04)
政經人語:撐申亞民意急升 政府「王牌」在握 (2010-12-03)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