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康民
我在本欄發表了《孫立人的故事》(去年十二月十四日)一文,恰巧給孫立人的義子揭鈞教授(揭姓在中國極少)看到了,他又剛好從加拿大來到香港,為的是為他的義父拍一齣影片。又剛好他認識我的一位同事,於是有了一次短暫的會晤。
揭鈞在解放前夕為混口飯吃,糊裡糊塗的參加了國民黨的少年兵,當年只有十二、三歲。從高州到了湛江小漁港,登上小船到了海南島,又由海南島撤退到台灣。
孫立人在台灣鳳山組織了幼年兵總隊,希望從小訓練培養一隊新軍。但當局不同意,大概早就顧忌孫立人培植自己的勢力,由此下令解散幼年兵總隊。孫立人決定要在少年兵中,挑選幾個人,用私人的錢,培養他們去讀書。結果揭鈞被選中了,在一千三百多名幼年兵,只選中了五個人。他把這五個人當作義子,交給他的妹妹和妹夫管教。先讀高小,後來一直在台灣升讀大學。揭氏後來到加拿大留學,終於取得博士學位。
揭鈞說,他在寫博士論文時。請孫立人為他的論文首頁題字。他的題字是「才、識、膽、略」四個字,並附註釋:「才,才以歷煉而明;識,識以艱難而出;膽,膽以心細而大;略,略以見聞而優」。
揭教授給我的一份材料,說明孫立人是先在美國普度大學取得土木工程學位,才進入弗吉尼亞軍校。孫在緬甸遠征軍與英國軍隊並肩作戰後,最後不得不撤退回國。當年遠征軍司令杜聿明命令他們超越中緬邊境的野人山回國,孫認為山上沒有人煙,走這條山路只能活活餓死,因而違抗命令,向西撤離進入印度。
事實證明他是對的。杜聿明帶著軍隊,在野人山中,幾乎全軍覆沒。許多後來到達台灣的老兵,都說孫立人是他們的救命恩人,說如果超越野人山,早就沒命。但是西撤威風凜凜地進入印度,人家豎起大拇指,說中國軍隊了不起。後來就由印度反攻緬甸,報仇雪恥,最終取得抗戰勝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