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月19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古今講台:善用弓矢的古人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1-19]     我要評論

吳羊璧

 弓箭,是什麼時候開始有的?

 依常識來推想,應該是很早很早就有。古時人們用弓箭,應該比懂得耕種還早。耕種能夠使人類獲得穩定的糧食,但那是要先學會許多知識(知道什麼可以種,怎樣選種播種,怎樣耕耘,怎樣澆水施肥等等),才能夠做的。在懂得耕種之前,吃什麼呢?最早的人類只能夠與別的動物競爭,捉動物來充飢。人類比其他動物聰明,懂得用工具。最初可能只用樹木做棍棒,接著可能就會用弓箭。

 做弓箭用的材料,可以從自然界取得。弓要有張力,弦也要有彈性,在多種多樣的植物中,可以發現做弓的材料,韌而有彈性的弦,可能就用動物的筋。至於箭,可以在植物中找又直又均勻的硬枝,一頭削得尖銳,成為箭頭。當時以求生存為動力,在多種實踐中,必定形成這些技能。

 問題是,那大約是在什麼年代呢?

 首先可以在文字中去找根據。最古老的文字是甲骨文。甲骨文中有「弓」字,可見那時(約四千年前)已經有弓。甲骨文中的「弓」字,出現的次數很多,《甲骨文編》(一九六五年版)中就收了十八個,都是象形字,十八個字就像十八把弓的圖畫,把弓和弦都完整地畫出來。有的弓在左弦在右,有的相反方向,都是一把弓。與現在用的「弓」字略有不同的是,現在省去了表示弓弦的直下的一筆。

 「箭」字,甲骨文中沒有,但有「矢」字,矢就是箭,甲骨文的「矢」也是象形,也有多種寫法,最像的一個,好像把一個「支」字拉長,不過上端是尖形,下端就像箭尾的羽毛。完全是畫出了一支箭。

 最有趣的是「射」字,這個字在甲骨文中出現得很多,《甲骨文編》收了四十多個。射字就是把「弓」字和「矢」字合在一起,完全是一幅引弓待發的小圖。

 甲骨文既然已有這些字,也就可以肯定地說,在四、五千年前人們已用弓矢了,甚至在古書中還記下了創製者的名字,《荀子解蔽》上寫:「浮游作矢」,另一古書《世本》則說「夷牟作矢」。《世本》綜合講述許多重要的發明,說都是在黃帝的時候。例如「黃帝使伶造磬,……蒼頡作書,……夷牟作矢,揮作弓。」弓和矢的首作者都有名字(夷牟、揮)。

 不過,說到這些四、五千年前的事,其實都是經過口傳之後,再在文字上有所記述。黃帝和炎帝,是很古老的部族,不只是一個人兩個人的名字。黃帝時期有許多發明,帶領人類進入了有文明的社會;炎帝時期人們開始懂得耕種,所以他又被稱神農氏。但神農氏也不是一個人,《呂氏春秋》上說:「神農十七世有天下」,說明這個族群經歷了十七代。我們現在說自己是炎黃子孫。應該說,古代繁多的小部族,融合成了炎帝與黃帝兩個最大的部族。部族之間不斷有爭鬥,據《史記.五帝本紀》說:「黃帝殺蚩尤而未滅其國」。《太平御覽.玄女兵法》記:黃帝攝政前,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銅頭鐵額……造立兵杖刀戟大弩,威振天下」,可見當時蚩尤是一個極善戰而且會造弓弩等兵器的部族,《史記.本紀》上說,蚩尤是炎帝之末的諸侯君。古代傳說,炎黃兩大族最後是經涿鹿大戰,黃帝殺貶蚩尤。此後就是兩大部族的大融合。

 這裡說了一堆古代歷史,主要是要說出一點,蚩尤這個善戰的部族,可以說是至今所知最古的善射者了。

 炎黃時代,許多事情是說不清楚了,大約是公元前再上推二千多年的時候。《史記.五帝本紀》說,軒轅氏(黃帝)用干戈,以征不順者,諸侯咸莫賓從,然後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擒殺蚩尤,這是黃帝時期的開始(約公元前二五五○年),此前在中國是傳說時期。到公元前五八四年,春秋的時候,楚國大夫巫臣逃亡到晉國,建議晉國聯吳攻楚,並帶了一隊戰車教吳軍射法、御法、戰車陣法。這位巫臣看來是射法專家,那時打仗大家肯定是大用弓矢了。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古今「詩菜」 (2011-01-19) (圖)
古今講台:善用弓矢的古人 (2011-01-19)
豆棚閒話:情人節,形式有那麼重要嗎? (2011-01-19) (圖)
心靈驛站:記得青春年少時 (2011-01-19) (圖)
古典瞬間:蘇軾不藏書 (2011-01-19)
歷史與空間:孝心感天動幣來 (2011-01-18) (圖)
古典瞬間:不做猢猻王 (2011-01-18)
亦有可聞:「祭灶」中的民意 (2011-01-18) (圖)
詞話詩說:苦 瓜 (2011-01-18) (圖)
歷史與空間:圖畫與表演──唐代變文講唱藝術的盛衰 (2011-01-15) (圖)
心靈驛站:有院子的屋子 (2011-01-15) (圖)
文化觀察:外 省 (2011-01-15) (圖)
文化觀察:熱點詞評——日本潮語 (2011-01-15) (圖)
歷史與空間:康熙的財政公示 (2011-01-12) (圖)
古今講台:《三國》中的弓箭 (2011-01-12)
亦有可聞:秦昭王為何不領情 (2011-01-12) (圖)
豆棚閒話:兩個和尚 (2011-01-12) (圖)
生活點滴:春節趣事 (2011-01-12) (圖)
歷史與空間:三個人的水繪園 (2011-01-11) (圖)
豆棚閒話:蘇東坡的能吃 (2011-01-11)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