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月21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一網打盡:原形畢露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1-21]     我要評論

楊振耀

 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上周討論數碼地面電視廣播的最新進展,主要的數碼發射站加上本月底前完成建造的各輔助發射站,料可覆蓋全港百分之八十九的人口。數碼地面電視廣播,開始服務已有三年,本港現時雖約有一百四十萬家庭透過機頂盒、內置解碼器的數碼電視機及電腦收看,但進展並不能算是良好,否則會議上政府亦不會表示二零一二年年底前還不是關閉模擬廣播的最佳時機。澳洲也試過希望以數碼流動電話完全取代傳統模擬電話服務,但最終因偏遠鄉郊農民不願意而一再押後,可見先進科技與市民是否受落無必然關係。

 論理免費電視作為給市民提供最便宜的消遣,如果付出不到一千元購置機頂盒,又或者在適當時機更新電視機,便可以增加選擇,其滲透率不應只為目前的百分之六十一。於是不禁要問,免費電視所提供的是否仍然是普羅市民的「那一杯茶」。如果同意競爭能帶來進步,按理現時共有十二條包括標清及高清的數碼電視節目頻道,其競爭所帶來的吸引力應該比傳統四條模擬廣播頻道為大。但事實並非如此,大家都明白當中實不存競爭,令遙遙領先的電視台無誘因做得更好。

 議員斥責有電視台浪費了大眾資源並非無根據。並要求部門在下次會議上提供各頻道的收視分佈供參考。過往談電視收視率還可以各家自說自話,爭拗調查方法而不能得出結論。但由部門提供數字,就可能被迫現形。萬一本地某免費電視台的收視,比搭便車的海外及內地電視台還要低,如何執拾這個攤子就要考相關電視台高層的智慧了。

相關新聞
百家廊:政府不可「昂貴」 (2011-01-21) (圖)
翠袖乾坤:成年禮 (2011-01-21)
娛視觀:政府應記黃華麒功績 (2011-01-21)
琴台客聚:身體的記憶學 (2011-01-21)
生活語絲:觀老虎記 (2011-01-21)
一網打盡:原形畢露 (2011-01-21)
記憶後書:再看《父子情》(上) (2011-01-21)
翠袖乾坤::的士鬧事 (2011-01-20)
海闊天空:唇槍舌劍煽出奪命火 (2011-01-20)
琴台客聚:誘之以利 (2011-01-20)
杜亦有道:樂在旗津 (2011-01-20)
隨想國:廚餘的餘 (2011-01-20)
獨家風景:性別意識 (2011-01-20)
百家廊:回鄉的異鄉人 (2011-01-19) (圖)
翠袖乾坤:獲頒傑出表現獎未完的致謝詞 (2011-01-19)
天言知玄:乾卦的人生啟示 (2011-01-19)
琴台客聚:絕路之後的路 (2011-01-19)
生活語絲:說「港孩」 (2011-01-19)
隨想國:廚餘的廚 (2011-01-19)
路地觀察:學而優開講 (2011-01-19)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