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月19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生活語絲:說「港孩」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1-19]     我要評論

吳康民

 最近倫敦遭遇一場大雪,航機停飛,不少香港留學英國的青少年,因急於回港度節滯留機場,引起香港家長和當局的過分緊張。保安局官員多次在熒幕出鏡,表示對事件的關切,甚且說準備派出包機赴倫敦接應,一如遇到戰爭和特大天災般的緊張。

 此事引起全港輿論頗多議論。一說是港府的反應過度緊張。《信報》的林行止專欄寫道:港府的反應「也許是接獲多宗有在英求學後代滯留機場的權貴及社會活動家的求助電話所引致,當然也不應抹煞可能有決策者假公濟私藉包機以償還長期被邀遊宴的人情債的動機。」(二○一○年十二月廿二日)《明報》的評論指出:「留英港生的父母大多家境不錯,父母社會身份顯貴,是否就因為父母的社會地位顯貴,就能繞過合理的既定程序,運用公共資源滿足他們不合理的要求?」(二○一○年十二月十日)

 香港繼承港英統治時期的特權傳統,對公務員子弟留學英國有特殊津貼,因此頗多權貴子弟提早在中學時期便赴英留學。

 另說是「港孩」嬌生慣養,因航機延誤而需在機場過夜便大叫大嚷。誠如報章所指,機場雖然情況欠佳,卻沒有即時危險。於是社會上出現了「三低」的「港孩」新名詞,指香港學童「自理能力低、情緒智商低、抗逆力低」。

 猶憶抗戰時期湘桂大撤退時,我們這些十七八歲的大學初哥,隨著學校向東撤退,嚴寒之中在粵北山區公路旁的山頭露宿。但也有說有笑,並不怨天尤人,那還是在日本鬼子的槍砲威脅中的呀!

 不過就我所知,英國學校也有一個不好的規矩,每年放幾個節假的時候,學生不能在校內留宿,得自覓住處。有的學生說,回港比留在英倫花費更便宜。

 政府當局已派倫敦辦事處人員到機場協助,提供必需品甚至零用錢,工夫已經做足,無懈可擊。問題便是家長們如何指導他們的子弟穩定情緒和強化抗逆力了。

相關新聞
百家廊:回鄉的異鄉人 (2011-01-19) (圖)
翠袖乾坤:獲頒傑出表現獎未完的致謝詞 (2011-01-19)
天言知玄:乾卦的人生啟示 (2011-01-19)
琴台客聚:絕路之後的路 (2011-01-19)
生活語絲:說「港孩」 (2011-01-19)
隨想國:廚餘的廚 (2011-01-19)
路地觀察:學而優開講 (2011-01-19)
百家廊:趨之若鶩的「國考」 (2011-01-18) (圖)
翠袖乾坤:中醫與政治 (2011-01-18)
海闊天空:那麼親近那麼疏遠 (2011-01-18)
琴台客聚:大哥成的世界 (2011-01-18) (圖)
杜亦有道:西門町 (2011-01-18)
思旋天地:中央挺港 (2011-01-18)
詩幻留形:文學教育的公共價值 (2011-01-18)
百家廊:女人回家與社會安定 (2011-01-17) (圖)
翠袖乾坤:捐贈器官等同人身復活 (2011-01-17)
跳出框框:沒有傳媒的日子 (2011-01-17)
琴台客聚:積閏與「報大數」 (2011-01-17)
生活語絲:糟蹋「鄧麗君」 (2011-01-17)
思旋天地:堵 車 (2011-01-17)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