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 上海的一座老城門。 網上圖片
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 錢 華
2010年的上海舉辦了世博。早在一百年前,晚清小說家陸士諤就在他的幻想小說《新中國》中,虛構了一百年後的今天在上海浦東舉辦萬國博覽會的情景。
上海對於外國文化的接受從晚清就已開始。新舊、中西、傳統與現代、本地及外來各種力量在這裡相遇、衝突和並融。晚清上海城市的歷史如何解讀與重構?如何敘述?中國文化中心新通識課程「中國歷史與文化名城」(GE1107)上學期舉辦了首次嘉賓講座「晚清上海」,特別邀請了著名歷史學家、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院長、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講座教授梁元生主講。講座由高級導師林學忠博士主持,該講座還吸引了其他院系的許多師生前來旁聽。梁教授以晚清時期中國近代城市的轉型作為討論的切入點,探討晚清上海城市文化特色,為我們尋找上海的歷史記憶。
梁教授研究領域非常寬廣,包括中國近現代史、儒學史、中國基督教史、海外華人史等,他在各領域都有豐碩的研究成果,著有The Shanghai Taotai: Linkage Man in a Changing Society, 1843-90(中文譯著:《上海道台研究:轉變中社會之連繫人物》) 、《基督教與中國》、《新加坡華人社會史論》、《宣尼浮海到南洲》等書。
他對上海的研究興趣始於三十年前香港中文大學唸研究院的時候。他花了差不多兩年的時間閱讀完《萬國公報》,碩士研究的成果成為他的第一本學術著作《林樂知在華事業與〈萬國公報〉》。七十年代梁教授在美國加州大學的博士論文選擇了〈上海道台研究:轉變中社會之連繫人物〉作為題目,開始對上海進入深入的研究。他最新的著作《晚清上海:一個城市的歷史記憶》是他近幾年研究累積的成果。該書以清末民初的上海為重心,考察近代中國城市在走向現代的歷史行程中所產生的急劇變化和所需要面對的嚴峻挑戰。
城市的發展最先表現在城市形態方面。城市形態賦予歷史的內涵,並且和城市景觀都具有可讀性。上海開埠不久形成了兩個租界(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和中國地方政府(華界)分割管理的局面。梁教授首先為同學們展示了一幅清晰的上海三合一的城市地圖。上海本來是沒有城牆的,為了防禦倭寇的侵擾才修建的。開埠以後,舊城的城牆阻礙了日常往來的需要,就不斷地掀起拆牆運動。1905年地方紳士三十餘人向上海道提出拆牆。可上海道不敢決斷,引出了一場全民大辯論,形成了拆牆、不拆牆和中立的三派。其中上海灘著名的姚氏兄弟姚文楠和姚文棟就意見不一,結果反對派勝利了。到了民國1914年,具有三百六十一年歷史社會的象徵的城牆一夜之間被拆完。從此,上海舊城內華界與租界聯成一片,近代上海城市新格局定型。通過這樣識別城市地理空間的變化,同學們能夠了解城市環境意象以及城市社會如何組織和運轉。
1843年上海作為條約口岸城市開放,第一次移民高潮出現在1840年代,當時有好幾萬的廣東人和香港人北上。為什麼廣東幫會興起移民大潮?梁教授從工業化與城市化的連繫角度分析了背後的原因。上海開埠後其經濟從江南水鄉經濟轉型到遠洋海舶經濟,對外貿易興起,對內貿易維持。1865年以後,特別是由於江南製造局和其他現代化企業的建立,需要大量的技術工人。現代化大企業的發展以及以家族或同鄉關係為紐帶的大量移民,加速了上海的城市化進程以及上海市民社會和商業社會的形成。
除了船堅砲利,上海城市的近代化進程還表現在大學和學院的建設、文化出版和書店的繁榮、電影與劇團的興盛以及藝廊的興起。梁教授特別介紹了著名的《點石齋畫報》、《良友畫報》和《申報》等。今天上海的華東政法大學校址為赫赫有名的聖約翰大學所在地。國務院港澳辦公室前主任魯平就是聖約翰大學的畢業生。上海之後還出現過諸如新教創辦的滬江大學、東吳法學院,及天主教創辦的震旦大學等教會大學。原香港終審法院首席大法官楊鐵樑畢業於東吳大學。梁教授總是能把上海的歷史和香港的人和事聯繫起來,讓學生體會到滬港歷史的互動。
上海的歷史,當然很大程度是由生活在這個城市的人創造出來的。梁教授選擇了三種類型的上海人,較為詳細地考察他們處理中國與西方、傳統與現代兩個「視野」的態度。三種類型的上海人包括:一部分成功的企業商人;管理上海的上層官吏;別具一格的非普通文人的「狂士」。梁教授稱他們為「雙視野人」,各用不同的態度和方法處理「新舊」、「中西」之間的問題和關係。
在講座的最後,梁教授與同學們就他們關心的話題進行廣泛的交流。他淵博的學識、平易近人的態度和幽默風趣的演講,給同學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同學們在本次座談會之中收穫頗多,希望能夠有機會和梁教授有更多更深入的交流。
1970年代國內外研究上海史的學者並不多,梁教授形容自己當時頗有道上孤單的感覺,而如今,上海研究已成為全球關注的一個學術熱點。與上海如此有學術之緣的梁教授,也有意想不到的憾事。因為公務總是繁忙,臨近世博閉幕前一個月他才決定前往參觀。不巧的是當天香港颳颱風,他不得不痛心地取消了航班。(本文及圖片由城大中國文化中心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