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2月7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奶粉短缺的迷思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2-07]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奶粉供應緊張,藥房存貨不足,個別受歡迎牌子更經常缺貨。

楊雨霑 城市智庫資訊科技政策研究召集人暨研究員

 自「三鹿」事件後,內地民眾對中國品牌奶粉失去了信心。洋奶粉被看高一線,加上市場認為「進口貨」品質較佳,掀起內地客爭購奶粉浪潮。不少留洋的內地學生和新移民,皆樂於成為海外郵購的兼職人士,賺取巨額利潤。海外郵購風潮隨內地新政策而收歛,但代之而起,是港澳水客搶灘和自由行客「自用送禮」模式。

奶粉水貨獲利甚豐

 聞說,水貨客在羅湖或沙頭角帶奶粉兩次,就可以賺取近千元的收入!利潤如此深,加上深港海關政策存在「灰色地帶」,無怪乎水客們以「螞蟻搬家」方式,密密帶小量過境,過境後便化零為整,分發到內地的所謂港式商店,以較內地超市價低15%至20%價錢出售奶粉。另外,據說不少奶粉從日本直接進口到香港,然後走陸路北上。香港已差不多成為奶粉港,破壞「購物天堂」的高貴形象,令國家稅收大減,製造不公平競爭!來歷不明的洋奶,也會對內地同胞的健康構成重大威脅。站在港人的角度來說,奶粉瘋購令部分牌子的「市面」供應出現嚴重短缺。港B媽媽千辛萬苦也找不到所需奶粉,或需要付出高昂價錢購買,結果引起香港家長極大不滿,破天荒在網上發表聯署聲明,強烈要求港府採取嚴厲措施,包括所謂奶粉離境稅。

 直至筆者執筆為止,港府仍然沒有什麼具體措施,確保供應或遏止水貨活動。對於家長提出奶粉離境稅的建議,也只是擺出一副「模稜兩可」的姿態,表示會「小心研究」。其實,《基本法》114和115已經清楚說明香港的自由港地位,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會徵收關稅。政府不去適時澄清,令到奶粉稅議題愈炒愈熱。政府在應對公眾質詢上,確有需要改善之處,但筆者懊惱的是,政府似乎後知後覺,摸不通「奶粉革命」所釋放出來的政治能量!港B無奶飲,茲事體大,關乎民生、兩地融合和相關法規,可涉及醫管局、消委會、海關、警務處、食環署、律政署、廉政公署等多個部門,而「搶奶風潮」也不是本地性現象,在澳門也出現相似情況,港府不去積極展開跨部門研究,反而繼續運用「AO思維」,將複雜問題簡單化(為增加供應) ,結果令到市民對政府的信任度降低!更嚴重是,港人愈來愈對部分內地客和水貨客的瘋購行為產生怨懟,這不利兩地融合,也影響「一國兩制」!

 其實,要解決問題並不難。短期而言,就是爭取奶粉供應商的實質承諾,並強烈要求供應商修補供應鏈斷層。政府可以考慮對供應商作「臨時」中央採購,或作出採購承諾,要求他們在一定期限內保證供應,並增加直接訂購熱線!政府也可以建議,三大超市提供小量奶粉預訂機制,容許港媽「憑單提貨」。

修補供應斷層 加強打擊水貨

 對於水貨客活動問題,奶粉商美贊臣曾向政府建議,確立更嚴厲的邊境轉運限制,而坊間也有強烈聲音,要求加強執法。 筆者認為,政府應積極回應,並考慮與廣東政府合作,加強跨境打擊水貨客活動和檢討關稅問題。由於香港是自由港,實施奶粉離境稅,確實較困難,但只准過境客攜帶「開封」了的奶粉,總可以吧?警務處可以加強港鐵附例的執法,消委會可以到零售點「放蛇」,而內地也可考慮採取新行政措施。至於有政黨建議奶粉離境稅,雖然未必適合香港情況,但內地海關也可研究,應否提高奶粉過境稅,並釐訂奶粉自攜上限!

 另外,內地也可以透過「半官方」渠道,引進「進口」奶粉。長遠方面,香港可以從品牌管理和認證方面,協助內地重建中國奶粉品牌,打破洋奶半壟斷內地甚至香港市場之格局!港府也可以從宣傳方面著手,鼓吹「母乳革命」,建議港B媽媽用母乳哺育,也要求公司積極支援。

 當然,建制派除監督政府施政和提供建議外,也可以透過內部資源,緩解奶粉危機!據了解,有愛國團體對會員提供購物優惠,如餅卡打折。既然餅卡推廣也做,為何不做奶粉「愛國團購」呢!須知道,愛國陣營一向重視維護港人利益,關心港B 就是關心香港未來!

相關新聞
指點江山:後司徒華時期的政治演變和建制派的因應策略 (2011-02-07)
把脈香港:香港應發展漁農業 (2011-02-07)
政府財源滾滾 紅利應紓通脹 (2011-02-07) (圖)
反對派苛索 中產階層出血 (2011-02-07)
真空磁懸浮隱喻的中國創新之夢 (2011-02-07)
奶粉短缺的迷思 (2011-02-07) (圖)
明辨是非:兔年的願望 (2011-02-07)
縱論香港:擬措施紓民困 抗通脹迎新歲 (2011-02-02)
廿四味:王丹攻擊「一國兩制」另有圖謀 (2011-02-02)
香港出現組黨潮 (2011-02-02)
西方走廊:破中日關係僵局須打通人脈 (2011-02-02)
兔年一同向無障礙網站出發 (2011-02-02)
本山其實很危險 (2011-02-02)
志強時評:推動港台文化交流 加深兩岸三地了解 (2011-02-01)
廿四味:後司徒華時代反對派的板塊移動 (2011-02-01)
給年青人多一些空間 (2011-02-01)
為何百分之八十八中國民眾信任政府 (2011-02-01)
政經多面體:本港樓價高過97年的解讀 (2011-02-01)
社民連全力推動「去黃毓民化」 (2011-02-01)
縱論香港:吳志森扮鴕鳥能扮到幾時? (2011-01-3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