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2月2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香港出現組黨潮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2-02]     我要評論

海 泰

 今明兩年是香港選舉年。本港政壇近期進入動盪調整期,新的政黨、政團一時紛紛湧現,例如新民黨、C18、新民主同盟、選民力量及「新前線」等政黨、政團,已經先後問世。新政黨(政團)是曇花一現,還是能夠長久活躍於政壇社會,從而造福社會、造福百姓?都值得觀察。

 近期香港新政黨的湧現,相信與今年11月第四屆區議會選舉和明年9月第五屆立法會選舉有很大關係。香港政制發展所產生的影響,對征戰選舉的政黨來說,有兩點很重要:

組建新黨的兩個選舉動力

 第一,今年11月進行的區議會選舉,對各政黨、政團而言,不再被視為可有可無,將會是各新老政黨「兵家必爭之地」。

 在政改方案框架下,區議員議席的「含金量」大增。2012年9月立法會將新增5席由全港320萬選民一人一票選出的區議會功能組別議席,這個議席的意義,是它的產生辦法接近普選,充分顯示了當選人在香港社會受支持擁戴的程度;2012年3月行政長官選舉,1,200名選舉委員會委員中,區議員佔117人,任何一個參選人都不敢小視這支力量。

 第二,2012年第五屆立法會選舉有利於小黨突圍。

 2012年立法會新增5個地區直選議席,據傳議席分配方案,有可能是新界東、新界西選區各加1席至9席,九龍東、九龍西選區各增1席至5席,港島選區加1席至7席。在比例代表制下,議席愈多,候選人當選所需的得票數門檻愈低。以新界東、新界西各有9席為例,參選團隊只要取得11.1%即可有一人成功;目標以奪取最末一席入局的,一般只要取得當選票數門檻的一半即6%左右,便有可能成功,這樣的選制,有利動員力量薄弱的小黨爆冷勝出。

 上述兩個因素,恐怕是近期出現組黨潮的原因。在短短幾個月間,新黨紛立,主要是在時間上趕及逐鹿今年11月份進行的區選,從組黨到走入社會拉票,爭取選民認同支持,時間已經不多。

建制派三支新力量加入選戰

 建制派方面,最受矚目的是由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牽頭組成的新民黨,該黨已經在1月9日正式成立。除招攬到剛退出自由黨領導層的田北辰加盟並擔任副主席外,還吸納了一班前高官同僚助陣,例如前布政司鍾逸傑、前衛生福利司黃錢其濂、前廉政專員羅范椒芬和前資訊科技及廣播局局長鄺其志,擔任顧問團成員,前郵政署署長譚榮邦更是執委會核心,高官陣容之鼎盛,是現存政黨中僅有的。葉劉淑儀表示,將派出約10人參加第四屆區議會選舉,而在港島區當選立法會議員的她,2012年將再披戰甲參選;田北辰副主席則出戰新界西選區,希望能夠在立法會內打破目前「一人黨」的局限,增加新議席。

 由廠商會立法會代表林大輝統籌牽線,把31位區議員聚攏起來組成以地區力量為骨幹的C18,外傳這是林大輝部署轉戰直選的第一步棋。

 西九新動力立法會議員梁美芬,與立法會內3位專業界別議員何鍾泰(工程界)、劉秀成(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石禮謙(地產及建造界),4人一起早以鬆散合作模式組成專業會議。循九龍西選區直選入局的梁美芬近期透露,西九新動力內部正探討與專業會議合組政黨的可行性。

 葉劉淑儀、林大輝和梁美芬合縱連橫的動作,顯示出香港政制發展進一步邁向普選的時期,從政者更加迫切需要龐大和有組織性的政黨機器支持,單打獨鬥不再是出路了。

反對派組新黨拆舊黨

 反對派內的組黨異動和新組織,更加如走馬燈般上演,甚至帶有「重新洗牌」的味道。身兼支聯會暫代主席的李卓人透露,計劃半年內籌組新工黨,並淡出職工盟領導層,現正與街工梁耀忠、社工總會張國柱、公民起動何秀蘭及退出公民黨的前社福界立法會議員張超雄等,商討組黨事宜。

 社民連立法會議員陳偉業不理現任主席陶君行的反對,謀劃另起爐灶組織「聯盟」,目的是在區議會選舉中阻擊民主黨。陳聲稱組織初步已有架構,名稱待定,中委會轄下有5個部門,包括宣傳和秘書處等,「聯盟」預計維持一年,區選後再決定是否延續至2012年立法會選舉。

 民主黨以西貢區議員范國威為首的30名「改革派」成員,在2010年底集體退黨,註冊成立新政團「新民主同盟」,事件在反對派陣營中引起一陣哄動,豈料事隔未夠一個月,民主黨再有12名成員宣佈退黨,部分已表明會「過檔」到「新民主同盟」,令民主黨在新界東元氣大傷。

 還有因不滿民主黨支持政府政改方案而針對其成立的「選民力量」,外界一直傳說這其實是社民連前主席黃毓民背後操控的「外圍組織」。「選民力量」揚言要讓民主黨在區選中「票債票償」,令正受退黨潮困擾的民主黨腹背受敵。

對手和自己人都不放過

 香港新舊政黨叢生,政治版圖發生變化,反映不論建制派還是反對派,都在加緊整合力量。然而,從各方組黨過程中的背後異動來看,兩邊陣營的主要目標有所不同,建制派主要著力點似乎是2012年3月進行的行政長官選舉;而反對派各政黨則意圖謀取更多立法會議席,利用立法會平台,繼續同特區政府角力。 (本文摘自最新一期《紫荊》雜誌)

相關新聞
縱論香港:擬措施紓民困 抗通脹迎新歲 (2011-02-02)
廿四味:王丹攻擊「一國兩制」另有圖謀 (2011-02-02)
香港出現組黨潮 (2011-02-02)
西方走廊:破中日關係僵局須打通人脈 (2011-02-02)
兔年一同向無障礙網站出發 (2011-02-02)
本山其實很危險 (2011-02-02)
志強時評:推動港台文化交流 加深兩岸三地了解 (2011-02-01)
廿四味:後司徒華時代反對派的板塊移動 (2011-02-01)
給年青人多一些空間 (2011-02-01)
為何百分之八十八中國民眾信任政府 (2011-02-01)
政經多面體:本港樓價高過97年的解讀 (2011-02-01)
社民連全力推動「去黃毓民化」 (2011-02-01)
縱論香港:吳志森扮鴕鳥能扮到幾時? (2011-01-31)
把脈香港:拒絕王丹入境於法有據 (2011-01-31)
香江透視:如何測定香港位置? (2011-01-31)
冷眼向洋:埃及若變天 牽一髮而動全身 (2011-01-31)
止戈為武:副總長撰文釋溫和信號 (2011-01-31)
田園快語:流感疫情「殺到」 做好防疫準備 (2011-01-31)
「春運」折射出的國民教育 (2011-01-31)
來論:喪禮高度政治化 演化為政治權謀 (2011-01-29)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