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3月12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暴力襲擊特首 《蘋果》本能護短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3-12]     我要評論

馬 彥

 香港社會發生政要被襲擊事件,社會齊聲譴責是本能反應,沒有幫腔之理。不過,反對派喉舌《蘋果日報》日前卻大字標題指遇襲受傷的曾蔭權對暴徒的譴責是「上綱上線」。一位受害人不但未獲同情和維護,對襲擊者還要砌詞護短,避重就輕,反映了反對派傳媒冷血的一面。

 不論反對派是否認同曾蔭權,但曾蔭權是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是香港的首長,不能因主觀立場和政見分歧而隨意否定。曾蔭權指他被襲是對特首和主要官員的侮辱,是挑戰政權的行為,確實是點出了襲擊的本質。

 策劃行動的社民連,因何針對曾蔭權襲擊,正是看準曾蔭權的象徵意義,看準衝擊曾蔭權就是挑戰政權、侮辱官員的意味。曾蔭權的譴責,只是揭示了反對派的基本邏輯而已,怎會是「上綱上線」?把順理成章、符合常情的譴責,不分青紅皂白冠以「上綱上線」,還要質疑譴責刻意誇大另有所圖,背後經過精心計算,才是真正的「上綱上線」。

 事實上,「上綱上線」最積極者,正是反對派和其喉舌報章。「官商勾結」、「獨裁壟斷」等無根無據的形容,常見諸於反對派政客口中和《蘋果日報》的版面之內,這樣的報章,哪有資格批評他人?再者,自社民連成立後,香港政界不得安寧,在議會內公然擲蕉擲水樽,均沒有被反對派猛烈批評,今次事件的反應,再次揭示了反對派和其喉舌報章對暴力行為的「突然軟弱」。我們難以理解反對派對暴力事件的批評竟那樣少,冷漠得近乎冷血,社民連主席陶君行更揶揄曾蔭權遇襲後提出譴責器量狹小,貽笑大方,冷血得令人咋舌。《蘋果日報》的報道和評論,不但極力淡化暴力行為,而且處處維護使用暴力的人,為他們解畫脫罪,彷彿施襲無罪,撞衝有理,無怪乎教育界頻呼「我們怎麼教好學生」了。

 為保政治優勢,刻意低調處理暴力事件,轉移公眾對暴力青年的視線,進而淡化暴力行為,是反對派喉舌報章對社會為害深遠的反文明現象。它最可怕處,在於年輕人在不知不覺間耳濡目染,漸漸失去對暴力的自制能力,慢慢蠶食新生代的心靈。如果新生代失去明辨是非的能力,成年人甚至成為青少年行使暴力的幫兇,這樣的社會的未來,實在堪憂。

 對於暴力,理應斬釘截鐵譴責,發出拒絕任何暴力行為的信息,這才是維護社會核心道德價值的硬道理。

相關新聞
加快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 (2011-03-12)
保障內地遊客權益 促進兩地旅業發展 (2011-03-12)
冷眼向洋:大中東亂局與美國 (2011-03-12)
中國日報香港版:中央對港寄予厚望 (2011-03-12)
暴力襲擊特首 《蘋果》本能護短 (2011-03-12)
反對派「玩火」千夫所指 (2011-03-12)
政經人語:難擋輿論齊聲怒斥 反對派終「跪低」 (2011-03-11)
廿四味:反對派犯眾怒 吳志森顛倒是非 (2011-03-11)
培養優良品德 抵制暴力文化 (2011-03-11) (圖)
香江評論綜述:否決臨時撥款損民利 不擇手段犯眾怒 (2011-03-11)
陶君行難制長毛 社民連愈走愈激 (2011-03-11)
香江透視:「十二五」東風如何吹進香港 (2011-03-11)
民筆聊生:全港專營巴士員工的加薪願望 (2011-03-11)
來論:民主黨提不信任動議是火中取栗 (2011-03-10)
廿四味:警惕香港成為「暴力之都」 (2011-03-10)
政經人語:港府檢討財案風波 未來加強「政治理性」 (2011-03-10)
加強香港青年在內地就業的社會保障 (2011-03-10)
加強培養文化產業人才 (2011-03-10)
香港不是「暴力民主」的溫床 (2011-03-10)
從積極角度探索預算案的正能量 (2011-03-10)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