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3月23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開卷有益:理性看日本——讀元坤的《第三隻眼看日本》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3-2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第三隻眼看日本》封面。 作者提供圖片

鈴 蘭

 「3.11」日本大地震,牽動了全世界人民的心。人們不約而同地將目光聚焦在這個人多地少、經濟規模卻達到世界第二的超級富國身上。日本和我們有著千絲萬縷的糾葛,由同文同種到一衣帶水;由兵戎相見到和睦相處……上千年的恩怨情仇,導致這個國家和我們近在咫尺,又彷彿遠隔天涯。

 國人對於日本的感情可以用「愛恨交織」來形容。「仇日者」忘不掉在七十年前那場慘絕人寰的戰爭,日本對於我們國土的侵略與南京大屠殺所犯下的暴行。喜歡日本的人則只看到了日本的富裕、繁華與文明——一塵不染的大街、發達的經濟和先進的科技、路不拾遺的古樸民風,以及比中國至少先進三十年的物質文明。無論 「仇日」或者「親日」都是片面的。元坤編著的《第三隻眼看日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10年12月)一書,用溫和、理性、寬容的筆調,對日本做了全面的剖析,內容涉及歷史、文化、民族、經濟等多個領域,詳盡記述了日本文化的獨特魅力,深刻分析了日本人的優點、缺點、長處或短處。日本在元坤的筆下,展現出截然不同的面貌。

 「生活中的日本人其實很平淡與恬靜,他們安於生活,享受大自然帶給自己的一份難得的寧靜與安詳。」日本人鍾愛櫻花,欣賞櫻花短暫卻絢麗的生命和生命結束時的寧靜與素潔,或多或少折射出日本人的性情。日本人還喜歡喝酒,他們排解生活壓力的方法就是飲酒。日本的酒館重視裝飾情調,環境乾淨整潔,不會鋪張排場,處處營造一種溫馨甜美的氛圍。日本人的酒量非常差,飲者追求的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生活享受。

 日本人工作之勤奮敬業是舉世公認的。他們的辦公室非常狹小,集中辦公可以節省房間費用,還能互相監督。有的辦公室甚至沒有桌椅,站著辦公。據說橫濱市政府開會時根本不安排座椅,因為他們認為站著開會人不犯困,精力集中,在疲勞來臨前盡快結束會議。日本人上班時很少看到慢條斯理的,基本是一路小跑,甚至在電梯上也跑。日本企業有一句名言,叫「重視每一秒鐘」,企業要求員工在工作時間內做到不浪費每一秒,任何時候都處在滿負荷的工作狀態下。日本人的退休年齡是70歲,大多數退休者會返聘回公司繼續發揮餘熱,對他們來說,閒著就像犯罪。近年,「工作狂」不再被日本人所崇尚,特別是年輕人,他們開始注重休閒和娛樂。

 日本是真正的禮儀之邦,他們把禮儀落實在行動上。「梯口,樓道中,只要碰面了,無論認識不認識,人們都會互相淺淺地鞠一躬,並真誠地說一聲早上好或中午好,這就是日本。」坐電梯,日本人會自覺地站到電梯的右邊,左邊都是空著的,給那些有急事要走的人留出來。任何時候都是自覺排隊等候,沒有隨便插隊的。

 日本的人文關懷細緻入微,車輛眾多的大街上,看不到按喇叭相互催促或是爭相搶道的情況。而遇到行人過馬路時,無論是大車還是小車,都會早早停下來讓路。日本的「政府機關」最值得人稱道,他們的辦事作風不像是在行政,倒像是在推銷產品。通常無論什麼人進入大門,都有人熱情接待,親切地問你有什麼需要效勞的,告訴你下班時間提醒你規劃好自己的工作計劃。如果了解了你要辦的事,他們會親自帶著你走到相應的辦事窗口,招呼裡面的工作人員,並提前向他們介紹你所要辦的事情內容,以及你的特殊要求比如時間緊請快點等等。

 當然,日本人也有他自身的缺點,比如「認輸容易認錯難」,但仍然遮掩不了他們人性的光輝。比如:路不拾遺、目光高遠,勤奮敬業、追求精緻,團隊精神、善於學習,超強的環保意識、可怕的犧牲精神……理性看日本,就會發現,日本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的地方有很多。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問天下誰是英雄 (2011-03-23) (圖)
古今講台:「做」與「造」 (2011-03-23)
亦有可聞:秦始皇與寡婦清的交易 (2011-03-23)
人文世相:站 著 (2011-03-23)
開卷有益:理性看日本——讀元坤的《第三隻眼看日本》 (2011-03-23) (圖)
歷史與空間:奏摺曲直與社會環境 (2011-03-22) (圖)
生活點滴:諦聽春之聲 (2011-03-22) (圖)
豆棚閒話:老年人的寫作 (2011-03-22) (圖)
古典瞬間:文人筆下的郯城大地震 (2011-03-22) (圖)
歷史與空間:另一種讀詩法:詩中「物」與「物」中詩 (2011-03-19) (圖)
來鴻:一衣帶水的震盪 (2011-03-19) (圖)
文化觀察:敬惜字紙 (2011-03-19) (圖)
熱點詞評 (2011-03-19) (圖)
歷史與空間:知而不改,不如不知 (2011-03-16) (圖)
古今講台:說一說簡體字 (2011-03-16)
古典瞬間:君子三畏 (2011-03-16) (圖)
亦有可聞:滿村聽說蔡中郎 (2011-03-16) (圖)
來鴻:遊廣州華南植物園(三首) (2011-03-16)
歷史與空間:自古黃河重防洪 (2011-03-15) (圖)
亦有可聞:詞在傳意 (2011-03-15)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