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3月16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歷史與空間:知而不改,不如不知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3-16]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王安石。網上圖片

李恩柱

 宋朝人過的日子究竟是什麼樣子,後人只能以地上、地下的史料為據,來一番比較合理的闡述。不過,這是挺冒險的活。因為文字畢竟是宋朝人及後人寫出來的,地下的史料也是經過當朝人之手的。倘若他們有意神化或妖魔化某些人或事,我們今天的人難免上當受騙。但,也不能見了井繩就以為是蛇,好多事情,各朝各代是有共性的,宋朝有的,唐朝未必沒有,明朝也不一定撇得清。

 於是,在下放心大膽抄下一句北宋末年的謠諺。民謠云:「城門閉,言路開;城門開,言路閉。」這條民謠是批評政府的。說,金兵壓境之時,皇帝下詔求言,廣開言路,懸賞聘請能夠出奇計退兵者,士人、官吏紛紛上書獻策。然而戰事稍微趨緩,當朝者便千方百計阻扼言路,形成「城門閉(即戰事吃緊),言路開;城門開(戰事見緩),言路閉」的奇妙景觀。士人知道了朝廷的真正意圖後,當然也就不再上書了。《宣和遺事》提及此事時說得更直白:「靖康初,金人犯邊,求言之詔凡幾下,往往事緩則阻抑言者。」「凡幾下」三個字,活畫出了當朝者玩弄民眾的嘴臉。

 批評政府的歌謠還有一首《十不管》:「不管太原,卻管太學;不管防秋,卻管《春秋》;不管炮石,卻管安石;不管肅王,卻管舒王;不管燕山,卻管聶山;不管東京,卻管蔡京;不管河北地界,卻管舉人免解;不管河東,卻管陳東;不管二太子,卻管立太子。」歌謠中的肅王即趙樞;陳東,太學生領袖;舒王,指王安石;聶山,當時的開封府尹;二太子,指金國二太子斡離不。上面的順口溜批評朝廷政策失誤,慮思不急之務,而對危急形勢卻不管不問。

 當時金兵正猛烈圍攻太原,宋軍幾乎彈盡糧絕,河東危在旦夕,朝廷卻忙著加強對太學的控制,開除太學生陳東的學籍。金人的秋季攻勢迫在眉睫,朝廷卻要求學者治習《春秋》,還把禍國殃民的罪名加到王安石(王安石死後被封為舒王)頭上,對入金營為人質的肅王不聞不問。開封府尹聶山升任同知樞密院事後,宋欽宗為其改名為聶昌,意思是希望聶山像劉邦手下的周昌一樣為國盡忠,卻不顧收復燕山。朝廷對遭受金人威脅下的河北地區不過問,卻在爭論如何改革科舉考試。朝廷對首都東京的安危不樂意過問,也無人過問金國的斡離不還會不會再次入侵,而欽宗卻匆忙將自己的兒子趙湛立為太子。正是這種麻木不仁的狀態,使朝廷制定的政策有如兒戲,缺乏對大局的整體把握。一年之後,金兵捲土重來,結果首都被攻破,徽、欽二帝被俘虜,淪為金人的階下囚。人力、物力和財力在世界首屈一指的北宋帝國,在金朝的攻擊下,覆亡了。

 宋、金的這次戰鬥,以宋朝的敗績而告終,此後趙構執政的南宋小朝廷正式拉開大幕。

 史書對金人劫掠的情形多有描述,對民眾的苦難也有令人刻骨銘心的述說。《宋史》卷二十三曰:「金人以帝及皇后、皇太子北歸。凡法駕、鹵簿,皇后以下車輅、鹵簿,冠服、禮器、法物,大樂、教坊樂器,祭器、八寶、九鼎、圭璧,渾天儀、銅人、刻漏,古器、景靈宮供器,太清樓秘閣三館書、天下州府圖及官吏、內人、內侍、技藝、工匠、娼優,府庫畜積,為之一空。」筆記《三朝北盟會編》引《燕人麈》云:「天會時,掠致宋國男、婦不下二十萬,能執工藝自食力者,頗足自存。富戚子弟,降為奴隸,執炊牧馬,皆非所長,無日不攖鞭撻。不及五年,十不存一。婦女分入大家,不顧名節,猶有生理,分給謀克以下,十人九娼,名節既喪,身命亦亡。鄰居鐵工,以八金買娼婦,實為親王女孫、相國侄婦、進士夫人。甫出樂戶,即登鬼錄,餘都相若。」戰爭對一個國家和人民的打擊太大了,幾乎是毀滅性的,禍國殃民的程度勝於天災。一個國家的毀滅,首當其衝的遭殃者當然是平民百姓,但王公大臣、皇親國戚也難有和平之日。經濟脆弱可能遭受入侵,政治腐敗也可以導致戰爭,宋廷汲汲於小事,卻對影響全局的大事不願採取有效對策,要想不敗,難乎其難。

 不過,對宋廷來講,踏上正確道路也不易,所謂積重難返。只以黨爭而言,欽宗時代仍然延續著前代的內耗,沒有除舊佈新,沒有建立新的價值準則。當時的官僚集團承繼哲宗、徽宗以來朋黨傾軋的餘緒,黨同伐異的陋習不斷加劇。典型的是朝廷對李綱的態度。李綱是一位具有崇高民族氣節的人物,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然而,他卻一再遭到彈劾,先是說他「冒內禪之功以自名」,「假爵祿以市私恩」等等,後來又把他與蔡京聯繫起來,稱他「卵翼於蔡氏之門,傾心死黨」,結果這位「以一身用捨為社稷生民安危」報國者被罷免。李綱被貶,功高震主是一個因素,但他為蔡京所薦引,恐怕是更重要的原因。不僅僅李綱一人,凡為蔡京、鄭居中、王黼所引薦過的官員都遭到了排斥。其實,這些官員並非都與蔡京等人一路貨色,不少人是很正直,很具才能的。黨爭導致統治集團人事多變,反應遲緩,嚴重地影響了最高統治集團對軍國大計的決策。宋欽宗即位後的三個月內,「凡用四宰相,九執政,列侍從者十餘人」。吏部侍郎程振云:「柄臣不和,議論多,詔令輕改,失於事幾。金人交兵半歲,而至今不解者,以和戰之說未一故也」。

 昔者,王安石曾批評「本朝累世因循末俗之弊」。弊在何處呢?王安石清楚,宋朝所有的皇帝也都知道。然而,知道了而不改正,比不知道還糟糕。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知而不改,不如不知 (2011-03-16) (圖)
古今講台:說一說簡體字 (2011-03-16)
古典瞬間:君子三畏 (2011-03-16) (圖)
亦有可聞:滿村聽說蔡中郎 (2011-03-16) (圖)
來鴻:遊廣州華南植物園(三首) (2011-03-16)
歷史與空間:自古黃河重防洪 (2011-03-15) (圖)
亦有可聞:詞在傳意 (2011-03-15) (圖)
豆棚閒話:爭與不爭 (2011-03-15) (圖)
詞話詩說:兩心花 (2011-03-15)
歷史與空間:明清煙草文化漫談 (2011-03-12) (圖)
古典瞬間:史前江南尋訪記 (2011-03-12) (圖)
文化觀察:從2012展開想像 (2011-03-12) (圖)
文化觀察:700年馬街書會 盛況背後的窘迫 (2011-03-12)
歷史與空間:跟隨詩人去遊春 (2011-03-09) (圖)
古今講台:三個和尚有水吃 (2011-03-09)
亦有可聞:腹有詩書氣自華 (2011-03-09)
豆棚閒話:慢 (2011-03-09) (圖)
生活點滴:生日與妻去釣魚 (2011-03-09) (圖)
生活點滴:下午的蛋撻 (2011-03-08) (圖)
豆棚閒話:冷眼觀「作秀」 (2011-03-08)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