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3月16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古典瞬間:君子三畏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3-16]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宋神宗畫像。 網上圖片

青 絲

 《論語.季氏》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意為人要敬畏上天,順應天命,同時也要有敬畏的人,可以斟酌損益,進盡忠言,使自己能夠選擇良善正確的方向而行。在封建時代,「畏天命、畏聖人」對於保持社會公序良俗的運行,有著一定的積極作用。至於君子須有所畏的「大人」,既是指品德端重,能用直言指出自己紕謬的長輩或朋友,也是面對執掌生殺予奪之權的君主時,敢於犯顏極諫的直臣。

 五代時期,後唐明宗某日接到京師巡檢軍使渾公兒的口頭奏報:有兩個百姓,私下以竹竿演習軍事,似有圖謀不軌之心。明宗下令女婿石敬瑭去處置這件事情。石敬瑭不問青紅皂白,直接就下令將兩個百姓殺了。樞密使安重誨經過調查,第二天上奏說,所謂的演習軍事其實是兩個幼童玩遊戲,此為不折不扣的冤案。

 面對這一結果,明宗認為自己沒有盡到畏天恤民之責,於是下詔自咎,撤減常膳十日,另外罰石敬瑭一個月的俸祿;不加調查就胡亂上報、導致冤案的渾公兒被削官,杖脊後發配登州;被冤殺的兩個小孩家庭,各賜絹五十匹,粟麥百石,作為賠償和埋葬的費用。而且此事的經過簡報被下發到各州府,讓地方官員在處置事關生死的重案時,以此為鑒,務必敬畏天命,仔細裁決,以免再次發生類似的悲劇。

 北宋年間,宋軍與西夏交戰兵敗,宋神宗震怒,下令將負責運輸糧草的漕官處死,可是宰相卻故意拖延執行。第二天,宋神宗問宰相蔡確,蔡確說:「宋代自太祖開國以來,還沒有過斬殺文官的先例,臣等希望陛下不要開這個頭。」宋神宗沉吟許久,說:「那就在他臉上刺字,然後發配到偏僻的地方去。」副宰相章惇在下面答道:「那還不如直接殺了他。士可殺不可辱。」見自己的意見總不被採納,宋神宗發脾氣了,怒沖沖地問道:「這麼說,我想要做一件快意的事情都不行了?」章惇毫無懼色,答道:「這樣的快意事,不做也罷。」

 正是因為有「畏大人」的心理,宋神宗即使心裡不舒服,行為也不得不有所約束,沒有由著性子去行事。與之相反的是幼齡即位的明神宗。有一次讀《論語》,明神宗把「色勃如也」誤讀成「色背如也」。首輔張居正在旁厲聲喝道:「當作勃字。」明神宗被嚇了一跳,從此對張居正又敬又怕。可是張居正死後,失去了約束的明神宗就沉湎於酒色財氣,結果導致政治腐敗黑暗,被後世之人列為明朝滅亡的罪魁禍首。

 雖然以今日的眼光看,「畏天命,畏聖人」已有些不合時宜,已無法順應時代的潮流,但就其倡導的有所畏的人生哲學來說,君子三畏作為一種自我道德的內心約束,也依然有著存在的意義。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知而不改,不如不知 (2011-03-16) (圖)
古今講台:說一說簡體字 (2011-03-16)
古典瞬間:君子三畏 (2011-03-16) (圖)
亦有可聞:滿村聽說蔡中郎 (2011-03-16) (圖)
來鴻:遊廣州華南植物園(三首) (2011-03-16)
歷史與空間:自古黃河重防洪 (2011-03-15) (圖)
亦有可聞:詞在傳意 (2011-03-15) (圖)
豆棚閒話:爭與不爭 (2011-03-15) (圖)
詞話詩說:兩心花 (2011-03-15)
歷史與空間:明清煙草文化漫談 (2011-03-12) (圖)
古典瞬間:史前江南尋訪記 (2011-03-12) (圖)
文化觀察:從2012展開想像 (2011-03-12) (圖)
文化觀察:700年馬街書會 盛況背後的窘迫 (2011-03-12)
歷史與空間:跟隨詩人去遊春 (2011-03-09) (圖)
古今講台:三個和尚有水吃 (2011-03-09)
亦有可聞:腹有詩書氣自華 (2011-03-09)
豆棚閒話:慢 (2011-03-09) (圖)
生活點滴:生日與妻去釣魚 (2011-03-09) (圖)
生活點滴:下午的蛋撻 (2011-03-08) (圖)
豆棚閒話:冷眼觀「作秀」 (2011-03-08)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