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偉
日本大地震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但就在上周,日本經歷了夢魘般的經歷,日本首相菅直人甚至發出了東日本全毀的言論。這種危情言論不僅止於震災、核災,還在於日圓的不正常升值。按照邏輯,災難導致日本政府債務壓力加大,人們看衰日本經濟,日圓應該走低才是。但是,日圓對美匯率在17日一度曾達到76比1,刷新1995年4月創下的戰後最高水平。
日本經濟低迷全球受損
人們猶記,1995年阪神大地震後日圓也曾在短期內大幅升值。造成日圓升值的主因,除了災後重建的資金巨量挹注預期,日本保險公司和其他大公司撤回大量資金,以滿足索賠訴求等正常情況外,還有海外游資的潮湧謀取日本「國難財」。後者的火中取栗行為,將會對日本經濟雪上加霜,而一旦這個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經濟低迷,對於全球經濟恢復都將帶來不利影響。就像日本財政大臣五十嵐文彥所言:「G7國家一致認為,如果我們屈服於那些從別人的苦難謀利的投機者,日本經濟將遭到毀滅,世界經濟整體將受到損害。」
於是,「七國集團」(G7)迅速出擊,大量拋售日圓,規模高達250億美元,對國際投機者展開圍剿。這場由美聯儲、歐洲央行等巨頭展開的阻擊戰,遏制住了日圓匯率升值的勢頭,展示了G7給力救市的能力。伴隨著日核危機的緩解,日圓高燒的消退,全球股市出現反彈算是對G7行動的正面反應。
自金融危機以來,國際社會常常議論G7機制老化,對全球經濟的主導權不再。人們津津樂道的是G20以及中國、印度、巴西等新興國家在全球經濟中的影響力。但G7對日圓的救濟,對日本的力挺,足以確認G7在全球經濟格局中的中流砥柱作用。細心的人會發現,這次救援日本的是G7,而不是包括俄羅斯在內的G8,及更非鬆散的G20。這說明,在全球經濟多極化震盪的拐點時刻,西方發達國家更具危機意識,變得更抱團、更具合力。3月19日英國《金融時報》引用花旗集團的一名資深交易員表示:「這是我所見過的最透明的大規模干預行動之一。沒有拐彎抹角,沒有神神秘秘。」
這樣的行動也出現在2000年,那一次是G7聯手保護歐元。可見,作為戰後發達國家統治全球經濟的G7機制,不管這些國家在平時發生怎樣的貿易爭端和匯率齟齬,一旦日圓、歐元或美元遭遇真正的危險時,G7會毫不猶豫地出手,確保這三大國際貨幣的地位。因為這種保護,攸關整個發達國家的利益。
中國需要更公平的全球經濟新秩序
這對新興國家尤其是中國不啻是重大警示。多年以來,中國一直是國際游資關注的焦點,始終覬覦在中國獲利。但一直以來,從來不會有哪一個發達國家去支持中國。相反,在WTO和G20框架內,經常出現的發達國家敦促人民幣升值的附和聲。即使溫家寶總理語重心長地強調,人民幣升值過快將給全世界帶來災難,人民幣匯率依然是美國和其他國家抓住不放的問題。可見,救日本、逼中國,並非單純的經濟邏輯問題,還有意識形態在作怪。俄羅斯的經歷表明,即使中國成為G7中一員,人民幣也享受不到日圓的待遇。一言蔽之,日本是屬於西方政經體制中的一員,中國則是「非我族類」。
從全球經濟的未來觀之,G7的存在有其合理的因素,但那是西方世界的利益共同體。中國和新興國家所亟需的,則是更為公平、合理和開放的全球經濟新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