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1年3月28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享受自由亦須承擔社會責任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3-28]     我要評論

柳頤衡

 中聯辦主任彭清華寄語香港年輕人要珍惜自由,意識到對社會的責任。彭清華的話表達了對香港年輕人的愛護和期望,揭示了權利與義務、自由與責任互為前提的關係。如果只講權利而沒有責任意識,必將導致權利實現的不公,破壞合理的權利秩序。彭清華的講話觸及了香港社會一個令人擔憂的現象,即社民連等少數激進反對派煽動青年人及小孩參與「暴民政治」,荼毒下一代,對社會風氣造成極壞影響。香港年輕人和社會各界應共同攜手遏止「暴民政治」歪風散播,防止「暴民政治」戕害青少年。「我們不但要讓世人羡慕香港人享有自由,也要讓香港人為善於享受自由而驕傲。」

 中聯辦主任彭清華3月26日在香港青年協會主辦的青年領袖論壇上致辭時,勉勵香港年輕人要珍惜自由,意識到對社會的責任。他指出:「香港的自由受到基本法的保障,自由與法治密不可分。在享有自由權利的同時,應意識到對社會的責任,不可借示威的自由去妨礙大街上車輛通行的自由,更不可假抗爭之名去自由地傷害他人的身體。我們不但要讓世人羨慕香港人享有自由,也要讓香港人為善於享受自由而驕傲。」

彭清華講話一針見血、鞭辟入裡

 彭主任的講話是有的放矢。社民連的「暴民政治」近來急劇升級,社民連成員暴力襲擊特首曾蔭權,又將「反預算案遊行」演變為暴力衝突,強行霸佔中環馬路,嚴重阻塞交通,多次衝擊警方。暴力示威人群中,竟有八歲、十二歲和十三歲的小童。社民連的暴民政治受到輿論強烈抨擊,港人不能容忍香港淪為「暴民政治」橫行無阻之地,紛紛抨擊社民連的「暴民政治」違背香港社會核心價值、法治精神及整體利益,廣大市民絕不會接受。

 對彭清華一針見血和鞭辟入裡的話,社民連主席陶君行做賊心虛,辯稱年輕人走上街頭抗爭,是因為香港仍有貧富懸殊、官商勾結及制度存在不公義及不民主問題云云。

社民連「暴民政治」戕害青少年

 社民連把台灣民進黨的「暴民政治」引入香港,在議會內擲蕉、掃檯、爆粗和襲擊官員,並將暴力政治從議會推移到社會,演變為暴民政治。從暴力衝擊中聯辦,到暴力襲擊特首曾蔭權,有越演越烈之勢。眾所周知,社民連是遊行示威「專業戶」,在香港這個人人繁忙的商業社會,就是只有社民連等少數激進反對派「咁得閒走上街頭抗爭」。陶君行厚顏稱「邊個咁得閒走上街頭抗爭」,是此地無銀三百両的表白。社民連過往的的慣伎是在鏡頭前製造至激畫面,但近期暴力行徑有升級之勢。有網民指出:「社民連暴徒根本係公開『打爛仔交』,已經唔同以前淨係嗌下口號,或『扮』同警方推撞下,而是赤裸裸大搞『暴民政治』。」有輿論指出:「近期遊行、示威,多以警員武力清場結束,檢視幾個場合的情況,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有一批人刻意營造衝擊警隊的場面……香港政治情勢錯綜複雜,不能排除有人欲藉亂象謀政治利益,實行火中取栗;堅持理性平和的人士和團體,要時刻警惕,以免主辦遊行集會,被別有用心者挾持利用,損害了最大多數市民的利益。」

 更令社會憤怒的是,社民連還發動未成年少年甚至是兒童參與暴力衝擊,導致一名8歲兒童無辜受傷。保安局局長李少光批評說:「用小朋友作為抗辯鬥爭的武器,這是『教壞細路』。」事件顯示,社民連「暴民政治」戕害青少年,不僅威脅捲入暴民政治小童的人身安全,更嚴重的是毒化了本港部分青少年的心靈,對本港社會的安定埋下定時炸彈。

自由既是權利也有相應責任

 自由既是權利,也有相應責任。任何權利都是與責任對應的,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責任。孟德斯鳩說:「自由不是無限制的自由,自由就是做法律許可的事情。」自由具有兩面性,既可以為善,也可以為惡。它既能促進社會的正常交往,也能因挑釁性、暴力性而惡化人們間的關係;它既能成為弘揚公序良俗的載體,也能淪為敗壞社會風氣的罪魁;它既能消解社會的各種憤懣和不滿,也能擾亂公共秩序。《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規定:「人人有自由發表意見的權利」,但「權利的行使帶有特殊的義務和責任,因此得受某些限制」,而限制的理由是「尊重他人的權利或名譽」,「保障國家安全或公共秩序,或公共衛生或道德」。

 社民連煽動年輕人走上街頭搞「暴民政治」,並非是陶君行辯稱的是因為香港仍有貧富懸殊、官商勾結及制度存在不公義及不民主問題云云,而是以此為藉口,挑戰香港社會核心價值、法治精神及整體利益,對此廣大市民絕不會接受。社民連煽動「暴民政治」,不但破壞社會秩序,敗壞香港法治之都的聲譽,而且窒礙經濟發展,影響言論自由,扼殺不同意見的理性表達。對於以暴力衝擊手法破壞社會秩序的行為,社會應強烈譴責,執法當局應依法嚴肅處理,嚴防動輒衝擊法治的「暴民政治」擴散,以有效維護香港法治和社會安寧。

相關新聞
指點江山:選戰頻繁 港府更要「站好最後一班崗」 (2011-03-28)
廿四味:香港將成為「討債中心」嗎? (2011-03-28)
享受自由亦須承擔社會責任 (2011-03-28)
多國部隊正在製造新的人道主義災難 (2011-03-28)
反對派杯葛惠民政策違民意 (2011-03-28)
百般侮辱「派錢」 反對派太涼薄 (2011-03-28)
田園快語:輻射影響長 檢測不容鬆 (2011-03-28)
西方走廊:美國「利比亞惡夢」剛剛開始 (2011-03-26)
整頓議會秩序 反對派不可包庇 (2011-03-26)
七國集團力挺日圓的啟示 (2011-03-26)
推進兩岸關係進一步深化 (2011-03-26)
明辨是非:剖析「盲搶鹽」現象 (2011-03-26)
廿四味:維護法紀不應受責 《蘋果日報》混淆是非 (2011-03-25)
政經人語:新民黨恐打自己友 白鴿黨圖渾水摸魚 (2011-03-25)
2011年:全球製造業艱難起航 (2011-03-25)
東張西望:日本對「美日同盟」不滿和無奈 (2011-03-25)
西方聯軍的「十字軍東征」 (2011-03-25)
止戈為武:空軍戰略投送能力提升的重要標誌 (2011-03-25)
吸取「搶鹽潮」教訓 (2011-03-25)
縱論香港:香港管治的兩根支柱 (2011-03-24)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