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彥
「內地從官員到百姓,從無有人提出要改變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但卻有一些港人一天到晚地主張改變內地的社會主義制度。」中聯辦宣傳文體部部長郝鐵川日前在本港一份報章中撰文分析部分港人這種政治心理。郝鐵川的文章一針見血,指出了部分港人對於國情認識上存在誤區,值得社會各界重視。事實上,本港除了反對派因為政治原因要改變內地政治制度之外,部分市民主要是源於對國情的不了解所致,但大部分香港市民都知道內地政局穩定對本港的重要。1987年4月16日,鄧小平曾指出:「中國要是改變了社會主義制度,改變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會是怎樣?香港的繁榮和穩定也會吹的。」這個結論至今仍然適用。
但隨後有一名許姓教師在同一報章撰文反駁,提出幾個與內地民主、選舉和國際反華勢力有關的問題,認為郝鐵川「還須對香港社會多加了解」。香港社會言論自由,各抒己見,互相尊重是良性現象,惟許文觀點充斥著某些人一廂情願的思維,倒值得進一步分析。
筆者無意逐點反駁許文觀點,不過總其大意,許文的思維反映了部分人仍不了解內地社會的最新發展。內地實行有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也面對不少困難。即使部分港人對內地政治發展形勢有不滿和抱怨,但都不能否定要解決各種複雜問題的難度,這些包括國民經濟差距、提升教育水平、國際反華壓力的圍堵等等。可惜部分港人並未意識到這些迫在眉睫的問題的嚴重程度,時常以一種養尊處優的心態,否定當前內地人民的感受,對中央政府的努力及成績視若無睹,然後以自己的經驗來批評內地情況。這往往是分歧的主因。
部分港人根本不明白,內地民眾的最大期望是改善生活,求穩定、求安樂是他們的最大心願,絕對不希望見到國家出現翻天覆地的政治改革,導致政局大幅動盪,再一次成為政治動盪的受害者。再者,內地民眾的素質仍待提升,強化教育、專注民生是根治許多社會問題的切實良方,也是內地民眾普遍的共同願望,這些中央政府一直在全力推動。
港人接受教育率高、經濟繁榮,對於內地社會這種期冀是難有切身感受的。至於中國崛起和反華勢力的遏制,如果稍有讀過近代史及聯繫近年西方反華勢力千方百計圍堵中國,意圖改變內地的政治制度的行徑,便可知道防範反華勢力並非杞人憂天,如果以為這種格局已經消除,只能說這些港人實在太過天真。
歸根究柢,不少港人對國情了解不深,缺乏大國觀念,鮮能體會到國家全局所帶來的骨牌效應何其巨大,克服又是何其艱難。郝文重點在於提醒港人多加了解內地情況,切忌一廂情願。當部分港人不斷要求內地進行所謂的政治改革,全盤移植西方的制度時,完全沒有想到其後遺症,也沒有考慮內地民眾的想法。增加溝通、加深了解正是香港回歸至今仍然強調必須強化國民教育的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