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4月26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日本大震災與動盪的政局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4-26]     我要評論

日本著名作家、評論家、社會活動家 石川好

 小澤一郎究竟考慮讓誰來做候補首相人選呢?如果是推舉屬於小澤、鳩山派的人選的話,這樣的候選者會被懷疑是小澤、鳩山的傀儡,甚至連民主黨內的支持也難以獲取。正緣於此,若是推舉中間派,抑或是被視為反小澤派的前外務大臣前原誠司、財務大臣野田佳彥等人,既會在民主黨內獲得更多支持,大概自民黨助勢也會更容易一些。不過,兩者都持靜觀態勢,在現在的狀況下豈能輕易「上船」?相反,當小澤、鳩山集團強勢捆在一起時,反小澤勢力將再次團結起來,或者再度硬挺菅直人,或者擁戴與菅直人無關的別的人物,沒準又一次形成與小澤勢力鬥爭的構圖。

大難當前無強勢政權領導救災

 誠然,政治和政局的一寸之先是黑暗。但把此話顛倒一下亦可當「真」,若說「一寸之先是黑暗」,那麼黑暗的「一寸」前頭或許看得見光明。所謂權力鬥爭,無論是一黨統治下的政治也好,還是民主體制下的多黨政治也好,不管怎樣一個政治體制,擅長於玩弄謀略的勢力都會掌控政治運營。但是,這種統治謀略依據一個國家的歷史和文化、還有民眾的政治意識之不同,其手法和結果都會大相逕庭,各個國家的歷史可以明證此事。總而言之,在六月國會期末之前,以上所述的某一個預測局面或許有出現的可能性吧。

 不過,有可能所有預測全部落空,政局預想十分困難。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不了解從二十多歲起作為市民政治活動家就開始過上政治生活的菅直人的性格,就不可能進行真正的預測。那麼,菅直人究竟是怎樣一位政治家呢?菅直人從不畏懼孤獨,聚在他身邊的「志同道合者」很少。他也從不依靠金錢的力量,具有超群的政策理解能力,政治家裡鮮有像他這樣的例子,在完全不具有一般政界所說的地盤、招牌、錢包的情況下而能成為首相。他在小政黨裡馳騁縱橫,議員選舉曾三度落選,成為民主黨首,亦曾三次被從其寶座上拉下來,但他卻總像不死鳥似的復活。在野黨魁首時代的菅直人以其犀利的舌鋒常常把歷代自民黨首相逼入絕境。

 如前所述,他現在是四面楚歌,但正如我剛剛講過的那樣,菅直人以其強韌的精神力量克服萬難挺下去,這種可能性儘管很小,但不是沒有。大災難面前,理應形成強勢政治力量,領導和實現抗災、重建及復興大業,但很遺憾,日本政壇動盪依舊。

中日患難見真情

 下面簡單提及一下外交問題。在日本遭受有史以來最嚴重的複合式災難時刻,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及數十個國際組織都向日本伸出了援手,中國包括香港民眾在內給日本送來溫暖的鼓勵和金錢及物資支援,大陸還最先向日本派遣了救援人員。患難時刻見真情,菅首相對此表示了最誠摯的謝意。他在「感謝廣告」中使用「紐帶」一詞,這個詞在日本是溫暖的,富有感情色彩的,強調人與人、國與國連帶關係的一個詞彙。

 可以說,日本在大災難中重新發現了與世界的外交紐帶,這是積極的方面,但也可以說日本在外交方面依然存在消極的問題。日本包括全世界在內都在關注福島核電事故究竟能在怎樣一個程度上止步,在這中間,日本政治無論是能夠組建新聯合政權也好,還是現政權繼續運營下去也罷,就算提出新外交政策,恐怕亦難得到信賴;此外,當下即使構建任何政權,很遺憾,大概也都拿不出什麼新的核心外交政策。

 撇開這個不談,大地震、大海嘯、核電危機這樣的天災人禍同時發生,正因為日本經歷了這場前所未有的複合式劫難,才更應該把實情、信息和經驗正確無誤地公佈於世。無論今後成立怎樣的政府,這樣做都是日本的政治外交責任,這應該成為日本外交的基礎,因為世界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要聯合在一起共同應對我們人類共有的問題。

及時正確公開信息是日外交責任

 尤其想在此強調一個有關核電發展的問題,這既是一個與國民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問題,但也是一個很嚴肅的政治問題。日本有位叫折口信夫的和歌名家,他有一部歌集《海山之間》,就像他所詠唱得那樣,居住在大海與高山之間有限的平原上,這是日本人的宿命。地域狹小,更兼自然資源匱乏,已經發展成為世界上能源消費大國的日本,卻不得不在山海之間狹窄的平地上建立了如此之多的核能發電設施。

 核能發電是集人類科學技術之大成而創造出來造福人類的,但一旦發生堆芯熔融等事故時,要控制住它又是何其艱難。福島核危機中的人工作業等種種慘烈場面,再次讓我們意識到在核事故面前,人的力量其實是有限度的。

 然而,假如世界還要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祈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那麼擯除核能開發利用就不可能得以實現。若非要利用開發之,那麼,如何管理這個危險的核能?萬一發生核能事故時,如何將其危害控制在最小程度上,在這些問題上,國際合作不可或缺,有關核能的國際合作,即便各國政治體制不同,那也不會成為問題。在這一點上,所有的國家都必須採取「共存共榮」之策。按預定五月將於法國召開首腦峰會,法國是一個核電大國,理應將這個問題作為峰會議題之一。

 日本政府能否及時正確地公開信息,能否將福島核事故的教訓變成世界共有財產,或者當作教材,這都是應該追問的問題,或許這些也都將成為日本政治及外交的重點問題吧。至於今後日本的經濟發展,因電力供應急劇下降導致對生產及日常生活產生重大障礙,究竟會影響到怎樣一個程度,對之預測很難,一切都要仰仗核電事故的應對處理速度。

 中國古代詩人歌曰:國破山河在。我想說的是:山河破碎人還在。人總要頑強地活下去。最後,再次謝謝中國!謝謝香港!(二之二,續昨日,全文完。)

相關新聞
指點江山:是堅持「行政主導」還是要搞「法官治港」? (2011-04-26)
廿四味:公民黨為何敢做不敢認? (2011-04-26)
胡錦濤三點希望對港青啟示深刻 (2011-04-26)
粵港「十二五」合作 專業服務前海先行 (2011-04-26)
日本大震災與動盪的政局 (2011-04-26)
「基地組織」幾時休矣? (2011-04-26)
日本大震災與動盪的政局 (2011-04-25)
不能姑息社民連的激進違法行徑 (2011-04-25)
田園快語:盡快公佈派錢細節 (2011-04-25)
特赦陳水扁? (2011-04-25)
「十二五」規劃為港澳發展指明方向 (2011-04-25)
屢阻跨境基建 凸顯公民黨「抗中」思維 (2011-04-23)
正視香港社會矛盾 三管齊下改善不足 (2011-04-23)
失業率新低傳喜訊 (2011-04-23)
中國式包容破解西方式文明衝突 (2011-04-23)
反對派難破區選四分一格局 (2011-04-23)
政經人語:白鴿谷議員瞓身 圖炒熱區選救民望 (2011-04-22)
廿四味:吳靄儀維護議會暴力 (2011-04-22)
正視香港社會矛盾 三管齊下改善不足 (2011-04-22)
香港投入「十二五」的心態 (2011-04-22)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