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慶
我家原住在老房子裡,它是一座青磚小瓦、飛簷翹角、古色古香的四合院。院子裡長著一株老黃楊,兩根盤旋在一起的樹幹扶搖直上似兩條長相廝守的蛟龍,茂盛分岔的樹葉如三朵吉祥的雲朵。每當黃楊開花結果後,我都喜歡爬上樹去採摘那形似小香爐的黃楊果,然後分給姐妹們玩耍。很小的時候就聽爺爺講,這株老黃楊是爺爺的爺爺遷居這所房子時栽下的,屈指算來,它至少也有200來年的樹齡了。
老黃楊經歷了200多年不見衰老,老房子經歷了200多年仍完好無損,只是每年秋季時都要請瓦匠上房拾屋(方言:即整理屋面,拾掉破瓦片),野貓子每年春天上屋叫春折騰,拾屋是為了防漏。
在我居住的這條青石板鋪就的老街上,像這種經歷一、二百年不損壞的老房子比比皆是,有不少老房子比我家老屋年代還久遠、質量還好。
可老房子畢竟老了,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腳步。新世紀初,趁著舊城改造的東風,我們這條老街上的老房子剎那間蕩然無存,老黃楊也與老房子一起殉葬,我家祖孫三代與街坊一起搬進了新房子。
雖然我們有點懷念老房子、老黃楊,但新房子比老房子寬敞、明亮,能在有生之年住進現代化的大樓房畢竟是件高興的事。可漸漸我們的心情不好了,先是衛生間天花板滴水,也難怪,當初整個工程都沒有做防水,大家裝修時也沒在意,洗盆浴還好,這洗淋浴能不滲透地面嗎?繼而房間頂上響聲不斷,白天也罷,夜晚難以入眠是個問題,原因不難破譯,整個居民公寓不是澆鑄而成,是靠幾根水泥樁、幾根水泥樑搭建的框架,上面蓋的空心水泥板,鋪木地板又千瘡百眼釘龍骨釘,這來回走動能沒有聲響嗎?接著室外樓梯、下水管道開始鏽蝕,水泥牆面不斷開裂,室內水電故障接連發生,特別是看到離這不遠20多年前的一座五層公寓因老化得不能居住已經拆除時,我這心裡開始發慌了:我們這座居民安置公寓不過才10年,就開始有了衰老的特徵,難道在我年老體衰行走不便時還要再一次從零開始,繼續早已經熟悉的房奴生涯?須知,老房換新房,我已借了一屁股債,到了晚年依靠養老金艱難度日時,無論如何再也經不起折騰了。
本以為我們這座居民公寓質量不盡人意只是個個例,誰知上網一查更加憂心忡忡。來源於《中國日報》的消息說,住建部副部長仇保興在第六屆國際綠色建築與建築節能大會上坦言,我國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築量最大的國家,每年20億平方米新建面積,相當於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鋼材,而只能持續25-30年。再瀏覽《鳳凰網》,各種建築短命報道層出不窮觸目驚心:上海一小區在建13層住宅樓全部倒塌;重慶一幢5065平方商品房出現大樑斷裂,僅靠10多根木棒支撐,防止垮塌;成都一場大雨後,校園春天小區6號樓和7號樓兩棟樓斜靠在一起「親吻」;杭州西湖邊第一高樓 13年即告壽命終結;無錫22層原第一人民醫院建成使用僅7年,政府就決定將其爆破拆除……
夠了,我不忍再看下去。心中越發糾結,是甚麼原因造成現代化建築反而不如過去老房子呢?為甚麼時代前進了,房屋質量卻後退了呢?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築節能與科技司司長陳宜明一語道明:房屋自身的建築質量問題和政府的盲目拆遷是建築「短命」的重要原因。
是啊,這話說到了根子上。建築壽命長短不僅取決於當初的規劃設計和建築時的質量,更取決於人們特別是地方政府首腦對它的態度,即能不能理性地對待已經使用一定年限的「老屋」。到歐洲參觀考察的小外甥回來時感慨地對我說,歐洲的國家對於舊建築的「拆遷」總是慎之又慎,盡量修繕是他們對待建築的思維方式,歐洲古城的風貌得以保存正緣於此。在歐洲國家,百年以上老建築比比皆是,甚至1000多年的建築也不罕見。許多老建築在顯要位置用醒目的阿拉伯數字標注著建造年代,說明當時的建造者對它能夠經久耐用、世代相傳充滿自信。其實,我國也有不少聞名於世引以為豪的古建築,諸如北京故宮、趙州橋、正定大佛寺、黃鶴樓、岳陽樓、布達拉宮和萬里長城等。這些古建築經過了千百年的風風雨雨和多少次自然災害卻依然屹立而堅固。本來我國的古建築並不比歐洲少,可由於一些地方拚命擴大城市規模,過度注重經濟增長,以至盲目拆遷而又缺乏科學的規劃設計,不少有價值可保留的老房子老建築毀於一旦,而令人啼笑皆非的一任領導一個花樣,前任領導亂拆一通,後任領導又不惜人力、物力再造老房子老建築,打造現代式的古景觀,如此瞎折騰,建築豈能不短命。
至於現代建築的質量更不敢恭維,日本的一些樓房絕大多數是採用鋼板結構,經得住8級強震,不會倒塌。這次發生強震,至今還沒有聽說有哪座大樓倒塌的。而我國的建築都是磚混結構、全現澆結構,至多框架結構而已,再加上人為的偷工減料,監管不嚴,至使豆腐渣工程屢見不鮮。
著名土木工程專家、工程院院士陳肇元說:「『短命建築』的後果相當嚴重,會陷入永無休止的大建、大修、大拆與重建的怪圈之中。不僅造成了資源的巨大浪費,也生產出全球最多的建築垃圾—每年高達4億噸。」
其實,短命建築所引發的問題還遠不止這些,如現在商品房住宅的產權是70年,比其平均使用壽命周期要長40年,建築「短命」所造成的「權證在、物業亡」的脫節現象,將引發一連串的社會問題。
老房子和新房子的辯證關係需要我們認真反思,短命建築造成的一系列惡果更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必須採取強有力的有效措施,對短命建築從根本上進行綜合治理。建立責任追究機制,嚴懲失範行為,以保證國家可持續發展、社會和諧穩定和人民長久的安居樂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