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健恩 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語文及翻譯學部高級導師
剛播放完的無線電視劇《洪武三十二》,雖然沒有引起很大的迴響,卻讓我印象相當深刻。
劇中朱棣起兵檄文
其中一幕寫馬德鐘飾演的燕王朱棣終於要起兵,以清君側之名討伐建文帝朱允炆。在第25集尾聲裡,他出口成文,說了一篇「檄文」 (「檄」,音「核對」的「核」):「我太祖皇帝,孝慈高皇后嫡子,國家至親,受封以來,惟知循分守法,今幼主嗣位,信任奸宄,橫起大禍,屠戮我家,我父皇母后創業艱難,封建諸子,藩屏天下,傳續無窮,一旦殘滅,皇天后土,實所共鑒,祖訓云: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必訓兵討之,以清君側之惡,今禍迫予躬,實欲求生,不得已也,義與奸惡不共戴天,必奉行天討,以安社稷,天地神明,昭鑒予心。」
所謂「檄文」,也就是古代用來「聲討」的文章,或用於征戰之前,或用來揭發罪行。《文心雕龍》認為,檄文就像雷聲,「兵聲乎聲」,而「出師先乎威聲。故觀電而懼雷壯,聽聲而懼兵威。」
編劇原創遷就大眾
馬德鐘這篇檄文,我初時感到很奇怪,因為看似文言文,卻非常清楚易明。原以為是編劇把原來的檄文刪減而成,於是上網找了一下,比對朱棣的原文,才發現根本就是編劇創作出來的,原文就只有「並建諸子,藩屏國家」經過改頭換面,在劇中重生。這篇自創的檄文,多用四字成語、熟語,符合漢語的基本節奏。雖用上文言詞,但像「奸宄」和「屠戮」等,則又文白相雜,讀者即使不明白「宄」、「戮」何義,亦會因為「奸」、「屠」而自然聯想,不會引起閱讀上的困難。
電視台為了觀眾看得明白,重擬檄文,原是無可厚非,但熟讀二十四史的大學同學卻不放過歷史劇中的人物和事件,總愛拿正史所記一一對比,誓要指出劇作中與原典原時原事不符的地方,多年來樂此不疲。我一直想跟他說,他深信的那些「歷史」,原也只不過是「文本之外,別無他物」。現在倖存的史料與史實,相對於那些早已失落的,卻是不成比例。歷史上所謂「真相」,也只不過是某些人的文字記錄而已。
觀眾解碼各有不同
只是這些年來,我始終都沒有和他辯論過,緣於我們對於歷史劇的「解碼」(decoding)方式不同。可不是嗎?電視劇作為流行文化的產品,正允許觀眾以自身存在的條件與背景來「理解」個中的訊息。對於我這位同學來說,他寧願把觀看歷史劇的重點放在「歷史」上,看的是編劇如何詮釋歷史或如何「運用」歷史;而我則把重點放在「劇」上,看編劇如何創作,如何把「無間道」的橋段安排在老舊的題材裡,如何讓我去感受爭奪江山背後的那種無奈。從始到終,我都以接受的態度來看待這部電視劇。我想,我的解碼態度,正是文化研究學者口中的那種「完全認同閱讀」(preferred reading),而我的同學,則是界於「部分同意閱讀」(negotiated reading)與「反抗閱讀」(oppositional reading)之間。
講到這裡,我又想到馬德鐘唱的那首主題曲,裡面有一句「虧欠我江山,你總要奉還」。我的同學大概不會明白,我為甚麼對這句歌詞有那麼大的反應;因為,我們對於流行文化,總是處於不同的編碼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