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高崚在「周生記太爺雞」總店前留影。香港文匯報廣州傳真
現年37歲的高崚,生於廣州,1989年移居香港,2004年回廣州打理父親的生意,成為百年老字號「周生記太爺雞」的第5代傳人。父親高德良是廣州首批下海經商個體戶的成功典範,也是因兩會期間拒住高級酒店、向政府直言進諫,名噪一時的「明星政協委員」。成長在這樣一個眾人聚焦的家庭,高崚本人卻是讓人意外的低調謙遜、平易近人。他告訴記者,父親人生的閃光點是那個特定年代鍛造拋光的,無法超越,他只想「祖輩留下的這塊『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思想開放 與父對撞
89年高崚到香港讀中學,後赴海外留學,期間很少回內地。他對記者說,長期的海外生活讓他的思想變得開放和活躍,剛回來的時候「真想大刀闊斧地幹一場」,不料卻和父親執業以來一貫堅持的「謹慎經營」狹路相逢。為此,他一度和父親就此問題僵持不下。
然而,2008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禽流感卻轉變了他的看法。「這是我印象中對生意影響較大的一次。」高崚回憶道,經常去各店巡視的他,當時看見一天都賣不出幾隻雞的慘淡窘況,幾乎是要哀求熟客來幫襯。歷經了生意低谷,他突然體會到父親的用心良苦,「如果不考慮經營狀況盲目擴張,抗風險的能力是非常低的。每天沒有錢進賬,光舖租就能讓我們賠死。」
一場禽疫 改變觀念
「無仇不成父子」,高崚告訴記者,經過那次「對抗」以後,他開始由衷接受和認同父親的經營理念,順利地度過了初歸的磨合期。
自2011年4月初起,頻繁曝光的食品質量安全事件極大地觸動了消費者脆弱的神經。然而,高崚坦言從未感受到來自這方面的壓力。他告訴記者,「周生記」平均每天能賣出100多隻雞,逢年過節甚至能以千計,生意火紅如日。這都和店舖認真選材、精心烹製、嚴控運輸、當日出清的生產慣例不無關係。「熟客向我反映說,幾十年來購買我們家的熟食從沒有過不舒服的經驗。食品安全問題在我們來說根本不存在,顧客們都非常信賴『周生記』的品牌。」高崚說,他們在食品衛生方面的嚴格把關,甚至讓負責食品衛生檢查的檢驗醫生來到門店,看到窗明几淨的熟食加工環境時,也忍不住感歎:「要是所有店家都能像你們這樣,我們也就不用這麼累了。」
推陳出新 擬辦食府
始創於1911年的「周生記太爺雞」迄今已有百年歷史。談及要如何在廣州再續「一雞獨立」的傳奇時,高崚表示香港老字號「榮記」的「做精不做濫」的經營模式,一直是他想要效仿的目標。現階段,除了要在外賣熟食的包裝上推陳出新外,他還正聯繫多方進行商談,打算在繁華地段開設類「私房菜」性質的中高檔食府,以饗「老廣」。他告訴記者,「父親把生意打理得那麼成功,其實只用了三分之一的精力。我沒那麼強,但我願意傾注三分之二的心力,把家族生意做精、做強。」 ■香港文匯報實習記者 李叢書 廣州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