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 何
英國人撤出香港前,不准在歷史課提鴉片戰爭。撤退時匆忙取消中史課,以利回歸之後用通識課取代中史課。今天香港要推行國情教育,擴大自己的歷史和國際視野,讓香港青少年知道中國的過去、今天、將來的發展方向,知道自己是一個中國公民,擁有悠久的中華文化,應努力推動國家的進步,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這對於青年人對於國家都是有好處的。
壹傳媒為鴉片戰爭翻案
但是蝙蝠害怕陽光,殖民主義勢力害怕青少年知道帝國主義欺侮中國的歷史後會立志做一個愛國者,他們的奴化教育堤壩會崩潰。所以,香港最近出現了「蜀犬吠日」的怪現象。他們全力反對國情教育,攻擊說這是「政治洗腦」,他們過去從不提倡德育,為了反對國情教育,他們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轉變,說在學校裡面,道德教育比國情教育重要一千倍,所以,不應該設國情教育課,應該改設品德教育課,這可是挖空了心思。
壹傳媒作為外國勢力的文化僱傭兵,也加入了圍剿國情教育的十字軍,提出「重新認識鴉片戰爭」論,向青少年兜售奴隸主義的精神鴉片。最近一期《壹週刊》大力吹捧為英國人洗脫鴉片戰爭罪行、為鴉片戰爭翻案的書籍—《另一邊的故事》,大吹喇叭,介紹給青少年閱讀。《壹週刊》肉麻地吹捧這本書,稱此書「非常客觀」,這本書說「鴉片是好東西」,「十八九世紀鴉片流行歐洲,不純粹是毒品,而是一種藥物,能夠醫治傷風感冒、消化不良,專治精神不振或性無能的中年男人病」。「中國醫學沒有外科手術,也缺乏西洋的藥劑生化學,鴉片是春藥,也是當時的保濟丸、十靈丹的百搭藥物」。「首先,中國自己有強烈的市場需求」。「英國的渣甸洋行,靠販賣鴉片到中國起家,這種貿易,與今日麥當勞、可口可樂、萬寶路等一般的消費品出口,並無二致」。「若說沉迷鴉片煙,可以令一個民族的精神不振,即將罪責全推到英人身上」,「那麼今日中國人沉迷唱K,暴喝茅台、紅酒」,「為何不發揮林則徐精神,一併禁之」。接著,《壹週刊》得出結論:鴉片煙是好的鴉片,反而學習鴉片戰爭歷史提倡愛國是壞的鴉片。
壹傳媒是殖民主義文化僱傭軍
《壹週刊》說,這說明了中國人學習中國歷史,把鴉片戰爭當成是中國的國恥,要洗雪國恥是錯誤的。《壹週刊》說,「鴉片戰爭的中國歷史教科書教育,令中國兒童自小就學習排外」,抗拒「普世價值觀」,「這樣的民族主義,就變成了另一類的鴉片」。文章作者更無恥地說,「鴉片戰爭是林則徐視國際法和外交如無物」所造成的,這等於說,中國虎門銷煙是大錯,英國人侵略中國,攻入北京,火燒圓明園,中國政府割地賠款,簽署不平等條約是完全有道理的。作者說,「中國有龐大而愚昧的市場」,才「吸引了英國鴉片煙商」,這似乎只不過是中國引人犯罪。
這說明了壹傳媒正是殖民主義者的文化僱傭軍,站在殖民主義的立場辯護,歪曲歷史,顛倒黑白,這些歪論還可以作為通識教育的材料,引導學生,成為不折不扣的殖民地奴隸,數典忘宗。
壹傳媒荼毒青年
英國人寫書,可以把英國人美化為救世主,誰叫中國沒有先進的西洋醫學,所以英國人為中國人送來「包治百病的鴉片」,中國人的後代應感恩戴德才是。《壹週刊》則可以把鴉片說成無害有益。主僕一唱一和,把港人當成三歲小孩耍弄。
今天全世界各國都立法禁止鴉片和鴉片提煉的海洛英,壹傳媒公然推薦「鴉片是好東西」的謬論,荼毒青年,挑戰香港的法律,而且他們還順道銷售「普世價值觀」,反對愛國主義,這說明了壹傳媒什麼最墮落的、傷天害理的事情都可以做出來。壹傳媒是教壞學生的刊物,各位家長須小心你的孩子有否沾上這種刊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