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推動本港發展人民幣離岸市場,既助本港持續繁榮穩定,也助中國金融有序開放。
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為香港帶來的36項「大禮包」中,與金融有關的達到11項之多,特別是從國家層面明確將推出備受市場期待的RQFII及港股ETF等新產品。國務院參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向本報指出,推動香港發展人民幣離岸市場,是推動香港持續繁榮穩定的重要契機,也是中國金融有序開放的關鍵步驟。一系列新措施涵蓋金融領域內的銀行、證券、保險、債券、基金等範疇,可以說為香港「十二五」期間全方位加強與內地金融合作提供了操作指引,注入了強大動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副所長丁一凡向本報指出,在美歐兩大市場出現劇烈震盪、複雜國際局勢對香港金融造成影響的背景下,中央出台扶助香港金融的優惠政策,能夠鼓舞香港市場信心,為其帶來巨大商機。推出這一系列措施,一方面是從香港地區經濟利益出發,更加密切香港與內地金融的紐帶聯繫,增強香港金融環境抗風險能力;另一方面則是從國家戰略考慮。
丁一凡表示,在當前國際形勢下,外界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呼聲日益增多。因此,一系列新措施在人民幣國際化制度層面上有所突破,通過香港市場打通境內外融資、投資等各項渠道,加強內地資本市場的深度和廣度,是客觀上的需要。
港可當風險「緩衝區」
夏斌指出,目前中國在資本項下逐步開放的轉軌過程中,擁有香港這個「國內境外」特殊的國際金融中心,是其他轉軌、發展中國家所沒有的優勢和機遇。而發展人民幣業務也是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必然選擇。無論是在基礎制度、市場機構還是在地理層面,香港都可作為內地實施國家漸進性金融開放戰略的「橋頭堡」和風險「緩衝區」。
香港具有內地一般金融中心城市不可比擬的優勢。除了在資本市場規模已名列世界前茅之外,香港的資本流動充分自由,在吸引國際金融機構、積聚全球金融資源和金融人才能力,金融監管理念和金融混業的成熟度方面,在國際上已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香港應充分借助人民幣離岸中心的特殊角色之力,在繁榮自身經濟的同時,成為亞洲金融合作的紐帶和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