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王兆貴
握手是一種文明禮儀,解手是一種生理行為,就今天通行的解釋而言,這兩者風馬牛不相及。寫下這個題目,是因為我看了梁實秋先生的文集後,產生了一個小小的疑問。
我國古人行禮,似乎並不握手,而是抱拳作揖,稱為拱手禮。在《禮記.曲禮上》中,就有「遭先生於道,趨而進,正立拱手」的記載。中國古代女子作揖行禮,好像無須抱拳,而是兩手交疊,置於腰側,俗稱「福了一福」。漢族的「萬福」與滿族的「蹲安」相像,都有點「左手握右手」的味道。SARS(非典型性肺炎)流行期間,為防止傳染,國人都以拱手代替握手,有人還據此演繹出一通新論:拱手比握手更科學、更文明。
在我國古代典籍中,雖然也有「握手」這個詞,但詞義與今天不完全相同,如同執手、把手、拉手,表示親近或信任。握手這一現代禮節,據說起源於中世紀的歐洲。通常用於見面或告別時,雙方右手相握,上下輕輕搖動,表示歡迎和再見。正規禮儀場合的握手,表達的只是象徵意義;親朋好友之間的握手,表達的是熱情、友誼、祝願、慰問以及惜別;競技場上的握手,則表示理解、信任,所謂「握手言和」;敷衍式的握手,傳達出的則是逢迎、虛假、淡漠或傲慢等情感。
在《握手》一文中,梁實秋先生從握手這一現代文明禮儀說起,刺官場之倨傲,諷市井之陋習,文筆老辣犀利,談吐饒有風趣。在對那些令人不快的握手方式作了一番譏刺之後,梁先生順手拈來一道民間謎題:有一樁事,男人站著做,女人坐著做,狗蹺起一條腿兒做。接下來,梁先生斷然認定這樁事的謎底是握手。並進一步解釋說:「和狗行握手禮,我尚無經驗,不知狗爪是肥是瘦,亦不知狗爪是鬆是緊,姑置不論。男女握手之法不同。女人握手無需起身,亦無需脫手套,殊失平等之旨,尚未聞婦女運動者倡議糾正。」
梁先生的解讀很幽默,也有一定道理,但在我看來,這樁事更為貼切的謎底應該是「解手」。謎題中列舉了三種情形:站著做、坐著做、蹺起一條腿兒做,將前兩種解釋為「握手」,勉強說得過去,後一種就說不通了。狗蹺起一條腿兒來要做的事只能是撒尿,即使有「和狗行握手禮」的情形發生,也是非常規狀態,要麼是逗弄寵物,要麼是馴獸表演,正常情況下,有誰會「和狗行握手禮」呢?其實,這是一道類似「腦筋急轉彎」的智力測試題,只要有生活常識的人,都不難猜出謎底。也許是因為「解手」一詞不雅,梁先生也就沒往這方面去想,也許是囿於常識的局限,一時沒有拐過彎來,造成了梁先生的誤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