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1年12月16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琴台客聚:衣飾與追求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12-16]     我要評論

葉 輝

 服飾研究當然是一門大學問,需要一份上窮下落的毅力、不嫌繁瑣的治學精神,更需要一份愛心—那是一份超越物質,直透人心的感情。英國評論家吉爾在《衣服論》一書中說:「人與其他動物的本質區別,不在於穿衣服而其他動物不穿衣服,而在於人能脫掉衣服,其他動物則不能做到這一點。」

 吉爾為甚麼強調人能脫掉衣服這一行為?那不是猜謎,而是因為人類對服飾總是有所選擇,而且在選擇過程中可以看出人的追求——實用的、觀賞的、社會性的甚至政治性的——有人認為「文化」即「紋花」,是人類加添自己身上的圖案和色彩,日本學者板倉壽郎的《服飾美學》中倒認為那是「美」的始源:人類具有美的意識和表現意識,這就是構成服飾之美的兩個主要部分。

 板倉壽郎特別提出,「穿著」此一行為開創了一個服飾世界。他又指出:「穿着」的「着」,本來是「著」這個字,而「着」又具有顯著、顯現的意思。不知道板倉壽郎對「着」和「著」兩字的考據,是以日本漢字還是以中國漢字為對象,我懷疑「穿着」、「衣着」的「着」字,還有著色的含意,而「着」字就服飾而言,也可能包含了著作、創作等意義。

 也想起楊牧很多年前有一篇論文,叫做〈衣飾與追求—《離騷》和《仙后》的比較〉,他認為《仙后》這首歐洲中世紀傳統的長詩,和中國的《離騷》,都屬「托意文學」,並且都以衣飾的特徵寄托內在的性格和修養,以及表達人的意志動向和美德的追求。

 楊牧認為「數十年來的《詩經》學侵犯了《楚辭》學,使得我們許多人以為『現代』的『西方』的『進步』的讀書方法就是先棄『香車美人』的寓意,直指字面的經緯」,是矯枉過正的態度,也是「五四以後『整理國故』的學者們無意間遺下的孽」,他堅持讀《離騷》的唯一方法仍然是古老的漢朝的方法,也就是王逸的「香車美人」的方法,把《離騷》當作「托意文學」來讀,「只有通過對香草和美人的認識,我們才能把握到屈原的文學意向,才能解析屈原的『追求』(用西方文學的術語來說,就是quest)是何種心緒下的產物」。

 《離騷》裡的香草於我們是親切的:「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元以脩能;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時繽紛其變易兮,又何可以淹留?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豈其有他故兮,莫好修之害也!余以蘭為可恃兮,羌無實而容長。」詩中的「江離」、「辟芷」、「秋蘭」代表為人臣的德行,所謂「好修」,就是穿戴香草的衣飾,從而反映內在貞忠的追求。「芳草」、「蕭艾」之屬,則是不「好修」之害。

 根據楊牧的分析,《仙后》裡的衣裳也代表天下第一,珠寶點綴其間,他這一身好裝扮是為了赴仙境追求后;神聖三姐妹身上所穿的衣服的顏色,代表她們特殊的女性美德;奇醜的老嫗杜艾沙靠衣飾迷惑武士,懲罰她的唯一辦法就是把她的衣服剝光,暴露其本來面目。衣飾與精神上的追求原來有莫大關係,中國人對此深信不疑,而西方人也相信兩者是息息相關。

相關新聞
百家廊:男服先生女服嫁 (2011-12-16) (圖)
翠袖乾坤:冬日感言 (2011-12-16)
古今談:美國隱形無人機被騎劫了 (2011-12-16)
琴台客聚:衣飾與追求 (2011-12-16)
杜亦有道:不做蠢事 (2011-12-16)
一網打盡:紫釵情話 (2011-12-16)
記憶後書:戲說三國 (2011-12-16)
百家廊:伊芙的新春天 (2011-12-15)
翠袖乾坤:「四」是幸福數字 (2011-12-15)
海闊天空:玄機真宰 (2011-12-15)
琴台客聚:濫殺無辜 (2011-12-15)
生活語絲:北大的「古建築」 (2011-12-15)
隨想國:一雙鐵條 (2011-12-15)
獨家風景:「倉底貨」熱播 (2011-12-15)
百家廊:愛上工夫茶 (2011-12-14)
翠袖乾坤:新生代萬人迷─柯震東 (2011-12-14)
天言知玄:難為玄學家 (2011-12-14)
琴台客聚:有方向也要貫徹 (2011-12-14)
杜亦有道:被愛更煩 (2011-12-14)
隨想國:豫讓與荊軻 (2011-12-14)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